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疫情防控常态化下流动儿童抗逆力提升的小组干预:一项随机对照试验    

The Effect of Group Work on the Improvement of the Resilience of Migrant Children Under the Normalization of COVID-19 Epidemic Prevention and Control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郑玉[1] 关远[2] 向德平[3]

ZHEN Yu;GUAN Yuan

机构地区:[1]广东金融学院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工作系,广州510521 [2]广东金融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城乡发展研究中心,广州510521 [3]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院,武汉430074

出  处:《社会工作》

基  金:广东金融学院优秀青年博士科研启动项目(0000-KC2019002001108)。

年  份:2021

期  号:3

起止页码:40-52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NSSD、RWSKHX、普通刊

摘  要: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本研究运用校园抗逆力理论,设计随机对照试验,通过开展六节抗逆力干预主题的小组活动,试图提升流动儿童的抗逆力水平并探讨活动设计的有效性。广州市白云区农民工子弟小学中的流动儿童被随机分配进入活动组和对照组,在2020年10月至2021年1月参加了本活动。参加小组活动的流动儿童填写了基线问卷、后测以及4个月后的跟踪问卷,以测量参加活动儿童的抗逆力、社会排斥感、积极情绪水平、新冠恐惧水平以及消极情绪水平在活动前后不同时间点的变化情况。共有68名学生完成了活动以及所有测试(年龄8到11周岁,M=9.29,SD=0.79;干预组为29人,对照组为39人)。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的结果显示,疫情下的抗逆力小组改善了活动组的抗逆力水平[组间主效应:F(1,66)=8.31,p=.01,η=0.11]、提升了积极情绪[组间主效应:F(1,66)=6.51,p=.01,η=0.09]、减少了社会排斥感[组间主效应:F(1,66)=4.04,p=.05,η=0.06]以及减少了新冠恐惧水平[组间主效应:F(1,66)=4.74,p=.03,η=0.07]。活动组和对照组在消极情绪水平上并无显著差异。活动干预效果可能受到疫情变化以及学校教学周期的影响。抗逆力提升小组工作是一种有效提升流动儿童抗逆力以及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手段。同时,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校园环境抗逆力干预活动对流动儿童的长期效果需要进一步探讨。

关 键 词:流动儿童 小组工作  抗逆力 随机对照试验

分 类 号:C916[经济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