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基于网络药理学分析的中药治疗硬皮病常用药团的分子机制研究
Network Pharmacological Study on Commonly-used Combin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 against Systemic Sclerosi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WANG Haozhi;LU Chen;MA Zhenzhong;YANG Baoyu;LI Yang;LU Ziyin;LU Xiuli;GAO Bing(Department of 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Life Science School,Liaoning University,Shenyang 110036,Liaoning,China;Department of Cell Biology and Genetics,Shenyang Medical College,Shenyang 110034,Liaoning,China)
机构地区:[1]辽宁大学生命科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辽宁沈阳110036 [2]沈阳医学院基础医学院细胞生物与遗传学教研室,辽宁沈阳110034
基 金:辽宁省重点研发计划指导项目(2020JH2/10300114)。
年 份:2021
卷 号:48
期 号:4
起止页码:145-150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CAB、CAS、EMBASE、IC、RCCSE、ZGKJHX
摘 要:系统性硬化症(又称硬皮病)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多系统疾病,目前临床虽然有一些方法可用于该病的治疗,但是尚未找到特效药物。中药治疗硬皮病已经有很长的历史,基于数据挖掘方法的研究发现,中药治疗硬皮病的常用药团(commonly-used combination,CUC)为桂枝、甘草、黄芪和党参,但其治疗硬皮病的潜在分子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筛选桂枝、甘草、黄芪和党参的主要活性成分并系统研究其治疗硬皮病的分子机制。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数据库,构建了由桂枝、甘草、黄芪和党参的131种活性成分及其作用的267个药物靶点组成的化合物-药物靶点数据库。使用疾病靶点预测平台DisGeNET预测硬皮病相关靶点,对化合物-靶点-疾病网络进行构建和分析。化合物-靶点-疾病网络图分析显示,与硬皮病靶点作用最多的成分是1-甲氧基菜豆啶素(1-Methoxyphaseollidin)和异鼠李素(isorhamnetin),受活性成分影响最多的药物靶点为过氧化物合成酶2(PTGS2),暗示桂枝、甘草、黄芪和党参可能主要是通过这些靶点治疗硬皮病。最后,我们对9个关键疾病靶点进行了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富集分析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分析。GO分析结果显示,关键疾病靶点主要富集在核质运输的正调控、对温度刺激的反应、一氧化氮的生物合成和代谢过程等。KEGG分析结果显示,靶点主要富集在IL-17信号通路,黄体酮介导的卵母细胞成熟相关通路等。综上所述,我们的结果暗示,由桂枝、甘草、黄芪、党参组成的治疗硬皮病的中药常用药团可以通过作用于多个靶标有效治疗硬皮病,这些过程包括纤维化调节,神经变性,氧化应激和炎性免疫等。
关 键 词:硬皮病 中药常用药团 网络药理学 多靶标 分子机制
分 类 号:R593.25]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