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板栗红粉病病原菌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Identification and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athogen Causing Pink Disease of Chestnut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张娜娜[1] 李双民[2] 温晓蕾[1,3] 冯丽娜[1] 王俊凤[1] 杨文杰[1] 霍佳欢[1] 兰淑慧[1] 孙伟明[1] 齐慧霞[1]

ZHANG Nana;LI Shuangmin;WEN Xiaolei;FENG Lina;WANG Junfeng;YANG Wenjie;HUO Jiahuan;LAN Shuhui;SUN Weiming;QI Huixia(College of Agronomy and Biotechnology,Hebei Normal University of Science&Technology,Hebei Qinhuangdao 066600,China;Vocational Education Center of Changli County,Hebei Qinhuangdao 066600,China;College of Plant Protection,Hebe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Hebei Baoding 071001,China)

机构地区:[1]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河北秦皇岛066600 [2]河北省昌黎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河北秦皇岛066600 [3]河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河北保定071002

出  处:《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基  金:河北省教育厅平台项目(河北省板栗产业协同创新中心-2019,2020);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0YFD1000702)。

年  份:2021

卷  号:23

期  号:7

起止页码:145-152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0、CAB、CAS、CSCD、CSCD_E2021_2022、J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为明确板栗红粉病的病原及其生物学特性,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纯化病原菌,通过柯赫氏法则、形态学特征及分子生物学技术对病原菌进行鉴定,研究了温度、湿度、培养基、碳氮源、光照及pH对病原菌生长和产孢的影响。PDA培养基上病原菌菌丝生长初期为白色,后期菌丝中央橘粉色、边缘浅白色、具同心轮纹,分生孢子无色透明、单胞、梨形、表面光滑,有横膈膜0~1个,不具有纵膈膜,隔膜处缢缩。该病原菌ITS序列与粉红单端孢菌(Trichothecium roseum MN882763)的序列相似性为100%,结合形态学特征及分子生物学技术,板栗红粉病的致病菌为粉红单端孢菌(Trichothecium roseum)。该菌菌丝生长最适的碳源为阿拉伯树胶粉,氮源为蛋白胨,pH 8,温度为25℃,培养基为PDA培养基,光照条件为12 h光暗交替;产孢最适碳源为α-乳糖,氮源为蛋白胨,pH 7,温度为25℃,培养基为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光照条件为12 h光暗交替,为该病的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 键 词:板栗 粉红单端孢菌  病原菌鉴定 生物学特性

分 类 号:S436]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