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教学类视频弹幕文本的批判话语分析--以哔哩哔哩网站的某套高中物理教学视频为例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on Danmaku Texts of Teaching Videos--Taking a Set of High School Physics Teaching Videos on BiliBili Website as an Exampl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丁国栋[1] 杜华[2]

DING Guo-dong;DU Hua(School of Media and Communications,Anyang Normal University,Anyang,Henan,China 455000;Department of Education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Shanghai,China 200000)

机构地区:[1]安阳师范学院传媒学院,河南安阳455000 [2]华东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系,上海200000

出  处:《现代教育技术》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移动学习环境下学习投入的动态变化机制与资源支持研究‛(项目编号:6190701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学习投入视角下移动学习资源优化设计的实证研究‛(项目编号:18YJC88001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年  份:2021

卷  号:31

期  号:7

起止页码:72-79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CSSCI、CSSCI2021_2022、NSSD、RCCSE、RWSKHX、普通刊

摘  要:传统的交互研究方法有其局限性,而弹幕作为新的在线交互技术,引发了教育技术工作者的研究热情。基于此,文章采用批判话语分析法,以哔哩哔哩网站的某套高中物理教学视频为例,从文本、话语实践、社会文化实践等三个向度对此套视频第一集的弹幕文本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弹幕文本字数少、意义表达碎片化,用词被打上学科术语和弹幕流行语的双重烙印,语气简洁直接;弹幕文本的生产与消费过程经历了初次生成、接受与再生产、高能激发等三个阶段——初次生成阶段源于学习与情感互动、接受与再生产阶段的重点是二次元文化的体现与被收编,高能激发阶段则体现了弹幕发送的“羊群效应”;弹幕交互具有明显的圈子化、吐槽化、匿名化和去中心化、错觉化和虚拟化、仪式化和狂欢化等特点。对教学类视频弹幕文本进行批判话语分析,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基于弹幕交互技术的在线学习文化,从而更有效地开展在线教学。

关 键 词:弹幕  批判话语分析 交互  哔哩哔哩  教学视频

分 类 号:G40-057]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