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基于防弹衣背面动态变形的钝击伤评估    

Blunt Injury Assessment Based on Dynamic Back Face Deformation of Body Armor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郑浩[1] 温垚珂[1] 闫文敏[2] 张俊斌[3] 董方栋[2] 刘飞[3]

ZHENG Hao;WEN Yaoke;YAN Wenmin;ZHANG Junbin;DONG Fangdong;LIU Fei(Schoo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Nanjing 210094,China;Science and Technology on Transient Impact Laboratory,No.208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ina Ordnance Industries,Beijing 102202,China;The No.63856 th Troop of PLA,Baicheng 137001,China)

机构地区:[1]南京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南京210094 [2]中国兵器工业第208研究所瞬态冲击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02 [3]中国人民解放军63856部队,吉林白城137001

出  处:《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872215);国防科工局稳定支持经费项目(JCKYS201909C001);军委科技委基础加强计划技术领域基金项目(2019-JCJQ-JJ-373)。

年  份:2021

卷  号:42

期  号:6

起止页码:129-132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0、CSCD、CSCD2021_2022、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为研究在非贯穿侵彻情况下,防弹衣的钝击效应。运用三维数字图像相关技术对SS109步枪弹侵彻NIJ Ⅲ级Si C/UHMWPE防弹衣进行了试验研究,获得了防弹衣背面变形的全场三维数据。并结合粘性准则和简明等级损伤准则讨论了枪弹侵彻防弹衣后胸部的钝性损伤程度。结果表明:防弹衣背面鼓包的形态类似一个圆锥形,在侵彻过程中平均最大鼓包高度为19.2 mm,平均剩余鼓包高度为16 mm,平均最大变形速度为108.7 m/s。根据试验得到的速度和位移数据,计算得到的VC平均值为4.35 m/s,对应的AIS损伤等级为6。

关 键 词:枪弹 3D-DIC  防弹衣 防弹衣后钝性损伤  粘性准则  

分 类 号:TJ012.4]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