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抗抑郁中药复方的组方特点及作用机制研究    

Study on composi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mechanism of anti-depressi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mpound based on literature mining and correlation analysi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于冰清[1] 邵欣欣[2,3] 付晓凡[1] 周梦婕[1] 陈聪[2,3]

YU Bing-qing;SHAO Xin-xin;FU Xiao-fan;ZHOU Meng-jie;CHEN Cong(Shando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Jinan 250355,China;Academy of Chinese Medicine Literature and Culture,Shando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Jinan 250355,China;Key Laboratory of Classical Theo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Ministry of Education,Shando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Chinese Medicine,Jinan 250355,China)

机构地区:[1]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济南250355 [2]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文献与文化研究院,山东济南250355 [3]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药经典理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山东济南250355

出  处:《中草药》

基  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C1702703);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CYJS08A01-1);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ZR2017LH06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古籍文献和特色技术传承专项(GZY-KJS-2020-046,GZY-KJS-2020-027);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典籍传承青年科研创新团队(22202135)。

年  份:2021

卷  号:52

期  号:11

起止页码:3344-3352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0、CAB、CAS、CSCD、CSCD2021_2022、EMBASE、IC、JST、RCCSE、SCOPUS、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解析中药复方中抗抑郁中药的宏观属性(四气、五味、归经等)分布规律及中药与现代药理作用机制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数据挖掘的方法对中国知网(CNKI)中关于中药复方抗抑郁的文献进行分析。结果检索出1018篇文献,整理出163首复方,涉及262味中药,8种现代药理作用机制;通过频数统计、关联分析以及聚类分析,发现起到抗抑郁作用的中药多为苦、辛,温、寒,归肝、脾、心经的中药,且不同时代的用药规律出现明显的差异性,具体表现为明代以前以"肺脾二经"为主,明代后期至现代以"肝脾二经"为主的用药规律。结论具备抗抑郁作用的中药属性及作用机制具备一定的分布规律,抑郁症可从肝脾论治,且与脑肠轴相关机制关系密切。这为新的抗抑郁药物及其成分的活性筛选以及抗抑郁药物的实验研究提供数据以及方法学参考。

关 键 词:抑郁 中药复方 中药 药性 肝脾论治 脑肠轴

分 类 号:R285[中药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