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定量生物学中心 [2]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 [3]广东省高通量基因组测序与合成编辑应用重点实验室 [4]天津大学 [5]天津大学教育部“珠峰计划”合成生物学前沿科学中心 [6]天津大学系统生物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7]中国科学院 [8]中国科学院大学 [9]中国医学科学院 [10]华大基因 [11]发展中国家科学院(TWAS) [12]美国国家科学院 [13]德国国家科学院 [14]丹麦皇家科学院
年 份:2021
卷 号:2
期 号:3
起止页码:303-30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CSCD、CSCD_E2021_2022、普通刊
摘 要:生物体具有精妙绝伦的信息系统。2010年,美国J.Craig Venter研究院将化学合成的约1 Mb的基因组DNA导入受体细菌,成功启动了世界首个“人造生命”辛西娅。这条基因组携带有46位科学家的姓名和一个专属邮箱地址,诉说着人类作为造物主,设计生命、书写遗传密码的浪漫主义情怀。如今,虽然我们对基因组的奥秘仍一知半解,将人工信息写入DNA分子却已成为触手可及的技术现实。DNA信息存储从狭义上讲,是以线性碱基序列的形式,合成并保存编码任意数字信息的DNA分子;从广义上讲,意味着数字信息与生命信息的物理融合。2018年底,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所、国际半导体研究联盟、美国情报高级研究计划局等联合发布《半导体合成生物学路线图》;2021年5月,我国科技部发布了“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生物与信息融合”(BT与IT融合)重点专项项目申报指南。这代表着世界两大经济体对于以DNA存储为代表的未来颠覆性融合技术的顶层认可。
关 键 词:遗传密码 人造生命 碱基序列 高级研究计划局 合成生物学 美国国家标准 DNA 数字信息
分 类 号:Q819[生物工程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