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2018年广西崇左边境ART人群HIV-1分子网络特征分析    

Molecular Network Analysis of HIV/AIDS patients receiving antiviral therapy in Chongzuo,Guangxi in 2018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杨垚[1] 梁华悦[1] 钟姗妹[1] 于德蛾[1] 覃彩[1] 杨媛[1,2] 张菲[1] 梁冰玉[1,2] 梁浩[1,2]

YANG Yao;LIANG Huayue;ZHONG Shanmei;YU Dee;QIN Cai;YANG Yuan;ZHANG Fei;LIANG Bingyu;LIANG Hao(Public health department of Guangxi Medical University&Guangxi key laboratory for AIDS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Nanning 530021;Life Sciences Institute&Guangxi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enter for Biomedicine,Guangxi Medical University,Nanning 530021)

机构地区:[1]广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广西艾滋病防治研究重点实验室,南宁530021 [2]广西医科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广西生物医药协同创新中心,南宁530021

出  处:《中国艾滋病性病》

基  金:国家“十三五”科技专项子课题(2018ZX10101002-001-0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2060610)。

年  份:2021

卷  号:27

期  号:6

起止页码:577-581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0、CAS、CSCD、CSCD2021_2022、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构建广西边境崇左市四个边境县接受ART的HIV/AIDS患者的本底分子网络并识别重点人群,为当地防控艾滋病进行重点干预提供依据。方法纳入2018年1-9月在广西崇左市大新县、宁明县、凭祥市、龙州县四个地区进行常规CD4细胞检测的在治HIV/AID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收集研究对象基本信息,使用HIV-TRACE对研究对象pol区基因序列进行分子网络分析。结果共获得371例患者的HIV pol区序列,CRF01AE亚型是主要的传播亚型,占85.2%,其次是CRF08BC(6.7%)和CRF07BC(5.4%),CRF5501B、CRF5901B、B、A1和URF亚型散在分布。在371条pol序列中,有191条入网,形成31个包含2~53个序列以上的分子簇,入网率51.5%。农民、男性、壮族、小学文化、有商业性行为史,来自大新县、年龄大于60岁,CD4细胞计数大于500个/μL在入网人群中占比较高。病例来自大新县、龙州县及年龄>60岁的个体节点间的连接度较高。还发现一个CRF08BC亚型高度耐药簇,耐药突变位点以K103 N为主,主要对EFV和NVP产生耐药。结论崇左地区接受ART的HIV/AIDS患者基因亚型复杂,农村中老年和低文化程度人群传播风险较高,存在高度耐药毒株流行,需重视对该地区的耐药基因序列常规监测并加强对重点人群的性健康教育。

关 键 词:艾滋病病毒 分子网络  传播簇  

分 类 号:R373.9]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