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FAN Zong-Ji;OUYANG Xue-Jun;HUANG Zhong-Liang;ZOU Fa-Sheng;Richard W.Lewthwaite;ZHANG Qiang(South China Botanical Garden,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Guangzhou 510650;Administration of Dinghushan National Nature Reserve,Zhaoqing 526070;Guangdong Key Laboratory of Animal Conservation and Resource Utilization,Guangdong Public Laboratory of Wild Animal Conservation and Utilization,Institute of Zoology,Guangdong Academy of Sciences,Guangzhou 510260;Hong Kong Bird Watching Society,Hong Kong,China)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广州510650 [2]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肇庆526070 [3]广东省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广东省动物保护与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广东省野生动物保护与利用公共实验室,广州510260 [4]香港观鸟会,中国香港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31670445,31570527);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2019A1515011003);广东省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项目(粤港澳大湾区森林城市群动物多样性监测与保护规划);广东省科学院科技发展专项(No.2018GDASCX-0107)。
年 份:2021
卷 号:56
期 号:3
起止页码:449-468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20、CAB、CAS、CSCD、CSCD_E2021_2022、JST、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鼎湖山作为中国大陆第一个自然保护区,保存有完整的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是华南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保护区鸟类资源丰富,但历史研究资料较为零散,至今没有完整的鸟类编目。本文通过系统整理1913至2019年发表的文献,分析了保护区鸟类资源的变化情况以及受胁因素。区内共记录鸟类17目64科267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鸟类45种。区系组成以东洋界种类占优,占繁殖鸟类总数的78.48%。居留型方面,迁徙鸟有144种,留鸟118种,另有5种鸟类在鼎湖山既有迁徙也有定居。文献资料显示,保护区的鸟类学研究涉及种群、群落、行为及繁殖等,以白鹇(Lophura nycthemera)的种群生态学以及不同植被演替序列中鸟类群落研究较为深入。对比历史鸟类编目信息发现,近30多年来保护区及周边水鸟种类显著减少,如鸻形目物种,这与城镇化高速发展导致沼泽、池塘、水田等湿地面积大幅减少有关。2013至2019年野外固定监测发现了斑尾鹃鸠(Macropygia unchall)等15种保护区鸟类分布新记录种,以迁徙鸟为主。保护区未来应全面建立鸟类多样性长期固定监测体系,加强鸟类生活史、种间社会组织、群落构建机制等热点理论研究;并整合其他动植物多类群互作网络,阐明动植物功能多样性与生态系统稳定性之间的内在规律,为保护区野生动物保护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关 键 词:鼎湖山 群落演替 鸟类考察 研究历史
分 类 号:Q958]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