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强震作用下液化场地桩-土非线性动力相互作用特性    

Nonlinear Dynamic Interaction Characteristics of Pile-soil in Liquefaction Site under Strong Earthquak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冯忠居[1] 孟莹莹[1] 董芸秀[1,2] 关云辉[1] 尹继兴[1] 刘闯[3]

FENG Zhong-ju;MENG Ying-ying;DONG Yun-xiu;GUAN Yun-hui;YIN Ji-xing;LIU Chuang(School of Highway,Chang'an University,Xi'an 710064,China;College of Civil Engineering,Longdong University,Qingyang 745000,China;Department of Transport of Hainan Province,Haikou 570216,China)

机构地区:[1]长安大学公路学院,西安710064 [2]陇东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庆阳745000 [3]海南省交通运输厅,海口570216

出  处:《科学技术与工程》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708040);海南省交通科技项目(HNZXY2015-045R)。

年  份:2021

卷  号:21

期  号:17

起止页码:7299-7307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0、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为研究强震作用下液化场地桩-土非线性动力相互作用特性,依托海文大桥实体工程,利用Midas/GT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桩-土相互作用模型,分析了地震动峰值为0.35g时4种类型地震波作用下桩身加速度、桩身位移、桩身弯矩及剪力等动力响应,并根据计算结果对桩基在强震作用下的安全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在0~10 m的可液化粉细砂层,桩身加速度峰值迅速增加,并在桩顶处达到最大,桩顶加速度出现峰值的时刻与桩底相比均呈现滞后现象,最大滞后时间为2.14 s;不同类型地震波作用下,在可液化的粉细砂层,Kobe波产生的桩顶位移最大,El-Centro波次之,5010波产生的桩顶位移最小;桩身弯矩峰值均出现在液化层和非液化层分界处,桩身剪力峰值均出现在地下0~10 m的可液化土层之间,Kobe波作用时,桩身弯矩和剪力峰值均最大,El-Centro波次之,5010波最小;地震动强度为0.35g,5010、5002、El-Centro地震波作用时,桩身弯矩及剪力峰值均未超过桩身截面抗弯和抗剪承载力,Kobe地震波作用时,桩身弯矩峰值小于桩身截面抗弯承载力,而桩身剪力峰值超出桩身截面抗剪承载力的68.6%,桩基础桩身强度不满足抗震要求,建议增加桩基础纵向配筋。

关 键 词:岩土工程 桥梁桩基 强震作用 动力响应 液化场地 数值仿真

分 类 号:TU47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