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甲状腺乳头状癌细针穿刺细胞学诊断临床价值分析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吕玉红[1,2] 陈奎生[3]

机构地区:[1]郑州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学系,河南郑州450001 [2]郑州市中医院病理科,河南郑州450007 [3]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河南郑州450052

出  处:《肿瘤基础与临床》

年  份:2021

卷  号:34

期  号:3

起止页码:251-25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JST、普通刊

摘  要:目的分析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细针穿刺细胞学诊断特异性指标的临床应用情况,探讨细针穿刺细胞学诊断在PTC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6月至2021年1月在郑州市中医院行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活检细胞学诊断的170例病例,应用巴氏染液及快速冰冻、术后常规病理组织制片,根据PTC细胞学特异性指标水平将标本分高危组及低危组,并对PTC、不除外/疑似PTC及良性患者甲状腺组织滤泡上皮细胞增生、乳头状结构、细胞内核沟及假包涵体等PTC细胞学特异性指标进行量化比较。结果170例患者中,高危组107例、低危组63例,高危组所含滤泡上皮细胞增生、乳头状结构、细胞内核沟及假包涵体占比分别为99/107、38/107、95/107,均高于低危组的22/63、3/63、6/63。高危组术后常规病理诊断符合率为70%。低危组病例随访复查均为良性结节。结论对于仅有少量乳头状结构、细胞内核沟、假包涵体的病例诊断为不除外/疑似PTC更合适。而对于有大量乳头状结构、细胞内核沟、核内假包涵体的病例,可考虑诊断为PTC或提示PTC。对于无乳头状结构、细胞内核沟、包涵体或量少不提示PTC的病例,可给出相应的良性诊断或除PTC以外的其他诊断。

关 键 词:细针穿刺 甲状腺乳头状癌 细胞学诊断 临床应用分析  

分 类 号:R736.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