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长三角城市群网络特征与省际边界效应——基于人口流动视角    

Study of network characteristics and inter-provincial boundary effect of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urban agglomeration: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opulation flow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王雪微[1] 赵梓渝[2] 曹卫东[1] 王士君[3]

WANG Xuewei;ZHAO Ziyu;CAO Weidong;WANG Shijun(School of Geography and Tourism,Anhui Normal University,Wuhu 241002,Anhui,China;School of Tourism and Geography Science,Qingdao University,Qingdao 266071,Shandong,China;Schoo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Changchun 130024,Jilin,China)

机构地区:[1]安徽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芜湖241002 [2]青岛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青岛266071 [3]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长春130024

出  处:《地理研究》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01151、41630749、42001176);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20YJCZH241);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908085QD162)。

年  份:2021

卷  号:40

期  号:6

起止页码:1621-1636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0、CSCD、CSCD2021_2022、CSSCI、CSSCI2021_2022、JST、RCCSE、RWSKHX、ZGKJHX、核心刊

摘  要:构建城市网络化与消除行政边界所导致的阻隔效应是城市群一体化过程中所面临的双重问题。网络视角下,行政边界呈现出何种程度的空间效应是揭示区域演化机制的科学问题。基于人口流动要素构建长三角城市群网络,定量识别城市网络中的省际边界效应问题。研究指出:①网络密度、平均中心性和平均控制力三项指标一致表明基于人口流动的长三角城市群网络呈现出强联结状态;②经济规模、政治资源、产业结构、历史基础、就业机会和劳动收益是人口流动网络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而省际边界、跨界频数、时间距离是人口流动网络流向的关键引导因素;③基于二次指派程序(QAP)的人口流动影响因素和网络拓扑结构分析共同表明,长三角城市群网络中存在显著的边界效应,且人口流动网络中边界效应表现出明显差异。省际边界在长三角城市群人口流动网络中发挥了融合(沪苏边界上海-苏州段)、过滤(沪浙边界上海-嘉兴段等)、接触(浙皖边界湖州-宣城段等)、阻隔(苏皖边界常州-宣城段等)四种不同的空间效应。论文对于深入理解城市群一体化驱动机制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 键 词:边界效应  城市网络 人口流动 二次指派程序  长三角城市群

分 类 号:F299.27] C924.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