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赤水河流域特有竹种爬竹种群现状及保护评价    

Population Status and Protection Evaluation of Endemic Bamboo Species Ampelocalamus Scandens in Chishui River Watershed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钟洪明[1] 苟光松[1] 刘艳江[2,3] 朱潇[2,3] 代朝霞[3]

ZHONG Hongming;GOU Guangsong;LIU Yanjiang;ZHU Xiao;DAI Zhaoxia(Forestry Bureau of Chishui County,Chishui,Guizhou 564700,China;Guizhou University,College of Life Sciences/Agricultural Bioengineering Research Institute,Key Laboratory of Mountain Plant Resources Protection and Germplasm Innovation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enter for Mountain Ecology and Agricultural Bioengineering,Guiyang,Guizhou 550025,China;Guizhou University Bamboo Research Institute,Guiyang,Guizhou 550025,China)

机构地区:[1]贵州省赤水市林业局,贵州赤水564700 [2]贵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农业生物工程研究院,山地植物资源保护与保护种质创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山地生态与农业生物工程协同创新中心,贵州贵阳550025 [3]贵州大学竹类研究所,贵州贵阳550025

出  处:《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基  金:贵州省教育厅攻关项目(黔教合KY[2019]062);贵州竹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贵州竹资源调查及经济竹种的挖掘”。

年  份:2021

卷  号:40

期  号:2

起止页码:71-7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ZGKJHX、普通刊

摘  要:爬竹是贵州省赤水河流域特有的竹种之一。为了解爬竹的生存状况,对其进行了线路调查和样丛调查。结果表明:目前在模式产地葫市镇有爬竹天然分布面积约3.3 km 2;通过样丛调查,龄级结构2a生以下的竹多于3a生、4a生的竹,表明该种群年龄结构为增长型,并且表现出具有一定大、小年现象。个体地径主要集中在1~1.5 cm范围内,长度级个体数量比例最大是5~8 m,说明种群结构较为合理。此外,在野外调查中发现,对爬竹生存构成威胁主要来自人为破坏、攀援植物和自然滑坡三个因素,需采取相关措施进行保护,以扩大其种群数量。

关 键 词:爬竹 特有竹种  种群特征 保护评价  

分 类 号:S718.54[林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