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2种类型滇黄精生药学指标和化学成分动态分析    

Dynamic analysis of pharmacognosy indexes and chemical components of two types of Polygonatum kingianum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李玲[1] 杨玉玲[1] 黄玉玲[1] 王朝梁[2] 杨志连[3] 田迎秋[1,2]

LI Ling;YANG Yu-ling;HUANG Yu-ling;WANG Chao-liang;YANG Zhi-lian;TIAN Ying-qiu(Wenshan Academy of Agrjcultural Sciences,Wenshan 663000,China;College of Notoginseng Medicine and Pharmacy,Wenshan University,Wenshan 663000,China;Wenshan Yanghe Xu Chinese Medicinal Planting Co.,Ltd.,Wenshan 663000,China)

机构地区:[1]文山州农业科学院药物生物技术研究所,云南文山663000 [2]文山学院三七医药学院,云南文山663000 [3]文山阳禾旭中药材种植有限公司,云南文山663000

出  处:《中成药》

年  份:2021

卷  号:43

期  号:6

起止页码:1548-155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0、CAS、CSCD、CSCD2021_2022、J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分析2种类型滇黄精生药学指标和化学成分动态。方法采集4年生的2种类型滇黄精在不同月份的块茎,测定折干率、总灰分、浸出物、黄精多糖、总皂苷、总黄酮、酚类含量,计算4种成分在不同月份的积累量,并与主成分分析相结合进行综合评价。结果生药学指标方面,M型折干率最高值在5月,达到52.22%,而L型在4月,达到25.11%;在总灰分、浸出物2项指标中,2种类型滇黄精变化趋势差异不大;化学成分方面,M型多糖含量的高值在1、4、9、11月均有分布,L型只在4~5、11月分布;其他指标除皂苷最高值相同(均为11月)外,总黄酮、酚类及主成分因子得分的动态变化趋势与极值有所差异。结论基于折干率、生育期、多糖和主成分得分的动态变化与最高值,应以M型滇黄精作为种植推广的首选并以此选育新品种,而L型作为品种改良的潜在资源应加以保护和收集。

关 键 词:滇黄精 折干率 浸出物 黄精多糖 总皂苷 总黄酮  酚类  动态分析  

分 类 号:R284.1[中药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