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贵州省短时强降水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Temporal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hort-time heavy rainfall in Guizhou Provinc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XIAO Lei;DU Xiaoling;WU Zhengmin;GUO Xiaochao;TIAN Duan;LIU Hongshuang(Zunyi Meteorological Bureau of Guizhou Province,Zunyi 563000;Guizhou meteorological station,Guiyang 550000;Bozhou District Meteorological Bureau of Zunyi of Guizhou Province,Zunyi 563100)
机构地区:[1]贵州省遵义市气象局,遵义563000 [2]贵州省气象台,贵阳550000 [3]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气象局,遵义563100
基 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C1507200)”;中国气象局暴雨创新团队(CMACXTD002-3);贵州省气象局科研项目(黔气科登[2019]10-02号);遵义市气象局科研项目(zyqxky[2018]09号);遵义市暴雨预报研究团队。
年 份:2021
卷 号:40
期 号:4
起止页码:383-392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JST、ZGKJHX、普通刊
摘 要:利用2005-2018年贵州省84个国家气象站逐小时降水量资料,采用统计诊断分析方法,在区分量级前提下,结合地形特征,分析贵州1 h短时强降水和逐3 h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14 a中短时强降水共出现5981站次,年均427.2站次,其空间分布与地形特征密切相关,整体呈现南多北少、东多西少的特征,贵州西南部“喇叭口”地形和东南部雷公山南侧“喇叭口”地形与河谷地形重叠区域为短时强降水高发区。短时强降水分级统计显示,99%的短时强降水集中在前两个雨强较小的等级,而R1h≥80 mm的短时强降水14 a只出现过5站次。各站点最大雨强空间分布与短时强降水的总站次数分布趋势较为一致,一般南部大于北部、中东部大于西部,局部存在差异。平均雨强整体呈现南强北弱的特征。(2)在2005-2013年期间,短时强降水站次数大多处于年均值(427.2站次)之下,2011年达到最低值275站次,2014年站次数骤然增加至564站次,2015年继续增加到最大值662站次,其后迅速回落到比年均值略高的位置小幅变化。各站点短时强降水的年际变化在高发区离散度较大,在贵州西北部低发区离散度较小;月际变化曲线呈单峰型,5-8月份是降水高发时段,6月达到峰值。短时强降水主要以单站出现的局地性降水为主,同一时次出现3站以上的情况很少,以6月最多;短时强降水最早出现旬数呈东早西晚、南早北晚的特征,结束旬数西早东晚,北早南晚;各站点短时强降水出现概率最大旬多数集中在第16-18旬(即6月);短时强降水日变化的时间曲线呈单峰型,21时至次日07时为高发时段,中午12时前后出现较少。短时强降水日变化的空间分布特征为傍晚到前半夜主要集中在贵州西部,而后半夜多出现在东部和南部地区,中午前后全省均较少出现。(3)逐3 h降水时空分布特征与R1h大体一致,局部存在一些差异。
关 键 词:短时强降水 时空分布 分级统计 贵州
分 类 号:P458.2[大气科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