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植物种群更新的补充限制    

Recruitment limitation of plant population regeneratio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韩大勇[1] 张维[1] 努尔买买提·依力亚斯[1] 杨允菲[2]

HAN Da-Yong;ZHANG Wei;Nuermaimaiti YILIYASI;YANG Yun-Fei(School of Biology and Geography Sciences,Yili Normal University,Yining,Xinjiang 835000,China;Ministry of Education Key Laboratory of Vegetation Ecology,Institute of Grassland Science,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Changchun 130024,China)

机构地区:[1]伊犁师范大学生物与地理科学学院,新疆伊宁835000 [2]东北师范大学草地科学研究所,植被生态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长春130024

出  处:《植物生态学报》

基  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2019D01C33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560095)。

年  份:2021

卷  号:45

期  号:1

起止页码:1-12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0、CAB、CAS、CSCD、CSCD2021_2022、EAPJ2020、IC、JST、RCCSE、SCOPUS、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补充限制基于生态位理论,从种子萌发、幼苗存活和生长、繁殖体扩散等生活史阶段的种群统计特征及环境因素(土壤水分、养分、凋落物等)着手,探讨种群的更新问题。种源限制和微生境限制是补充限制理论研究的核心内容,但是哪个更为重要并没有统一的结论。种源限制与种子生产、土壤种子库和地下芽库中的繁殖体数量不足有关。其中,气候的年际波动、土壤种子库寿命和动物的捕食都会影响种子生产在种群更新中的作用;土壤种子库常被视为种群更新的保险库,与地上种子雨共同促进种群更新,但是,如果土壤里种子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和休眠率,将会降低种子库的作用;地下芽库及其产生的无性分株对于种群更新的意义更多地体现在干扰后种群更强的恢复能力上。扩散限制是种群更新中的普遍现象,与种子产量、散布能力、传播媒介、幼苗密度等因素有关。微生境限制主要表现为水分、养分、凋落物等非生物因素以及竞争、捕食等生物因素对种子的活力、萌发性、幼苗的存活力、物质分配等过程的影响,其重要性随着植物生活史阶段而发生变化。未来需要进行综合的、长期的实验,并应着重加强种源限制及相关生态过程的进化与生态相结合的机理性研究,从而更深刻地认识和理解种群更新问题,建立更为综合、系统的种群更新理论体系。

关 键 词:种源限制  微生境限制  幼苗存活  地下芽库  扩散限制  

分 类 号:Q948.1[植物生产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