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2004-2017年中国甲乙类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流行趋势变化特征
Changing characteristics of epidemic trends of category A and B natural focus diseases and vector-borne diseases in China during 2004-2017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XU Zi-min;CHENG Xiao-min;LU Jia-hai(One Health Center,Guangdong Research Center of Key Infectious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Technology,Center of Inspection and Quarantine,School of Public Health,Sun Yat-sen University,Guungzhou,Guangdong 510080,China)
机构地区:[1]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One Health研究中心广东省重大传染病预防和控制技术研究中心检验检疫中心,广东广州510080 [2]热带病防治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080 [3]国家热带虫媒传染病检测重点实验室,海南海口570100
基 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E0208000);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8ZX10101002-001-001);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项目(2018B020241002);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18B020207013)。
年 份:2021
卷 号:21
期 号:4
起止页码:417-422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CAB、CAS、RCCSE、UPD、WOS、ZGKJHX、普通刊
摘 要:目的探讨2004-2017年中国甲乙类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流行趋势特征,为完善防控措施提供参考。方法从公共卫生科学数据中心及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收集公开数据,采用Joinpoint回归模型分析全国及分地区、分年龄段甲乙类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的发病率变化趋势。结果2004-2017年全国登革热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为22.6%。钩端螺旋体病(钩体病)和乙型脑炎(乙脑)发病率分别以AAPC11.9%、15.4%下降。流行性出血热(出血热)发病率呈"降-升-缓降"趋势,AAPC为-7.6%。布鲁菌病、血吸虫病、狂犬病和疟疾发病率呈"升-降"趋势。不同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的时空分布及年龄分布存在差异。乙脑发病季节性强。登革热发病高峰为8-10月。布鲁菌病的发病高峰为3-8月。布鲁菌病、出血热、血吸虫、狂犬病和钩体病均在40~<60岁和60~岁人群高发,乙脑发病率在0~<20岁人群最高。布鲁菌病和登革热发病率在0~<20、20~<40、40~<60、60~岁年龄层总体均呈上升趋势;狂犬病、钩体病和疟疾的发病率在0~<20、20~<40、40~<60、60~岁年龄层总体均呈下降趋势。结论中国在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的防控方面已取得长足进步,但布鲁菌病、血吸虫病和登革热的防控形势依然严峻,未来防控应进一步实践One Health理念和策略。
关 键 词:自然疫源性疾病 虫媒传染病 Joinpoint回归模型 One Health
分 类 号:R373.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