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基于生态安全格局理论的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分区模拟——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例    

Ecological restoration zoning of territorial space based on the pattern simulation of eco-security scenario:A case study of Guangdong-Hong Kong-Macao Greater Bay Are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马世发[1] 劳春华[2] 江海燕[1]

MA Shifa;LAO Chunhua;JIANG Haiyan(School of Architecture and Urban Planning,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Guangzhou 510090,China;School of Management,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Guangzhou 510520,China)

机构地区:[1]广东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广州510090 [2]广东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广州510520

出  处:《生态学报》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01311,41901312);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项目(2020A1515011225,2020A1515010677)。

年  份:2021

卷  号:41

期  号:9

起止页码:3441-3448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20、CAS、CSCD、CSCD2021_2022、EAPJ2020、GEOBASE、IC、JST、PROQUEST、RCCSE、SCOPUS、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分区有助于推动生态修复工作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利用国土空间生态安全格局理论进行生态修复分区是一种较为经典的模式,但现有分区技术方案对高强度人类活动导致的土地利用景观变化考虑不足,不能很好的适应城市群尺度国土空间生态安全格局的塑造需求。设计了一种基于情景模拟的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分区方案,该框架首先通过耦合空间马尔科夫链与元胞自动机模型模拟城镇化发展末期的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然后利用"生态源地-生态廊道-生态网络"理论构建国土空间生态安全格局基本骨架;最后根据最小累积阻力模型划分出生态修复关键区、调节区和双修区等类型。粤港澳大湾区案例研究表明:(1)土地利用景观变化对生态修复分区方案影响较大,不同景观格局导致的分区规模差异可达国土空间的10%左右;(2)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分区需要充分考虑高强度人类活动对景观格局变化的潜在影响,进而使得生态修复分区政策更有利于国土空间生态安全格局塑造目标的实现。研究构建的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分区技术方案可进一步深化生态安全格局理论在国土空间规划应用上的认知。

关 键 词:生态安全格局  生态修复 人地耦合系统  情景模拟 粤港澳大湾区  

分 类 号:X171.4]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