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喀斯特山区土地利用方式转变对土壤酶活性及其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Effects of land use conversion on soil extracellular enzyme activity and its stoichiometric characteristics in karst mountainous area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SUN Caili;WANG Yiwei;WANG Congjun;LI Qingju;WU Zhihong;YUAN Dongsheng;ZHANG Jianli(College of Eco-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Guizhou Minzu University,Guiyang 550025,China;Forestry Bureau for Miao and Buyi Autonomous County,Ziyun Autonomous County 560800,China)
机构地区:[1]贵州民族大学生态环境工程学院,贵阳550025 [2]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林业局,贵州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560800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67058);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黔科合基础[2020]1Y192);贵州省教育厅青年科技人才成长项目(黔教合KY字[2018]135);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201910672009)。
年 份:2021
卷 号:41
期 号:10
起止页码:4140-4149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20、CAS、CSCD、CSCD2021_2022、EAPJ2020、GEOBASE、IC、JST、PROQUEST、RCCSE、SCOPUS、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的土壤理化性质改变会显著影响土壤碳氮磷养分含量及其化学计量特征,然而由于不同研究区域环境异性较大,土壤胞外酶活性及其化学计量特征与各土壤因子间的协同变化规律仍不明确。以喀斯特山区7种典型土地利用方式(马尾松林地、柏树林地、灌木林地、梯田菜地、梯田撂荒地、坡面撂荒地和坡耕地)为研究对象,采用时空互代法研究土地利用方式转变过程中6种土壤胞外酶活性(β-1,4-葡萄糖苷酶、β-1,4-木糖苷酶、纤维素二糖水解酶、β-1,4-N-乙酰葡萄糖苷酶、亮氨酸氨基肽酶和酸性磷酸酶)及其化学计量特征的变化规律,并分析它们与土壤理化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坡耕地转变土地利用方式后,土壤养分状况和酶活性得到明显改善,并且土壤微生物通过调节酶的表达和活性提高了磷素的有效性,促进了土壤养分的平衡。总体来看,坡耕地转马尾松和柏树林地后土壤质量改善的效果更加显著,但加剧了土壤磷素的限制。此外,土壤全氮含量、C∶N、N∶P和pH是土壤酶活性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土壤酶活性与养分含量具有趋同性且受土壤pH的调控。因此,喀斯特地区马尾松和柏树人工林的经营管理过程中应考虑磷素的投入以缓解人工林生态系统的磷限制。
关 键 词:喀斯特 土地利用方式 胞外酶 土壤养分 化学计量
分 类 号:S154.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