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基于InVEST模型的疏勒河流域碳储量时空变化研究
Temporal and spatial variation of carbon storage in the Shule River Basin based on InVEST model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LIU Yang;ZHANG Jun;ZHOU Dongmei;MA Jing;DANG Rui;MA Jingjing;ZHU Xiaoyan(School of Management,Gansu Agriculture University,Lanzhou 730070,China;College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Gansu Agricultural University,Gansu Provincial Key Laboratory of Aridland Crop Science,Lanzhou 730070,China;Research Center for Water-saving Agriculture in Gansu Province,Lanzhou 730070,China)
机构地区:[1]甘肃农业大学管理学院,兰州730070 [2]甘肃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甘肃省干旱生境作物学重点实验室,兰州730070 [3]甘肃省节水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兰州730070
基 金:甘肃农业大学科技创新基金-学科建设基金(GAU-XKJS-2018-203,GAU-XKJS-2018-202);甘肃农业大学青年导师扶持基金(GAU-QDFC-2018-1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563001)。
年 份:2021
卷 号:41
期 号:10
起止页码:4052-4065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20、CAS、CSCD、CSCD2021_2022、EAPJ2020、GEOBASE、IC、JST、PROQUEST、RCCSE、SCOPUS、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研究区域土地利用方式与生态系统服务碳储量的关系,对于区域生态系统保护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利用InVEST模型碳储量模块和CA-Markov模型,探究并预测疏勒河流域1990—2015及2015—2040年流域生态系统碳储量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土地利用方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疏勒河流域1990、1995、2000、2005、2010、2015年碳储量分别为7.994×10^(8)、7.996×10^(8)、7.998×10^(8)、8.038×10^(8)、8.064×10^(8)、8.071×10^(8)t,呈逐年增加趋势,累计增加7.7×10^(6)t。土地利用类型变化是导致生态系统碳储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未利用地向耕地和草地转化有利于碳储量增加,而草地向耕地和未利用地的转化则导致碳储量减少。疏勒河流域碳储量存在显著的空间格局,碳储量较高区域呈现"北部点状-中部带状-南部点状片状"特征,这种分布格局与流域土地利用类型紧密联系。预测表明至2040年疏勒河流域碳储量为9.128×10^(8)t,较2015年增加13.1%,主要原因是草地、耕地和林地面积较大幅度增长,提高了流域内的碳储量。
关 键 词:碳储量 InVEST模型 CA-Markov模型 疏勒河流域
分 类 号:X171.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