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岩羊集群结构及季节变化    

Group composition and seasonal changes of Bharal(Pseudois nayaur)in Wanglang National Nature Reserve,Chin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刘明星[1,2] 陈星[1,2] 侯星羽[2] 黎运喜[3] 蒋文龙[3] 杨孔[1] 李晟[4] 官天培[1]

LIU Mingxing;CHEN Xing;HOU Xingyu;LI Yunxi;JIANG Wenlong;YANG Kong;LI Sheng;GUAN Tianpei(Institute of Qinghai-Tibetan Plateau,Southwest Minzu University,Chengdu 610225,China;Ecological Security and Protection Key Laboratory of Sichuan Province,Mianyang Teachers'College,Mianyang 621000,China;Wanglang National Nature Reserve,Pingwu 622550,China;School of Life Sciences,Peking University,Beijing 100871,China)

机构地区:[1]西南民族大学,青藏高原研究院,成都610225 [2]绵阳师范学院生态安全与保护四川省重点实验室,绵阳621000 [3]四川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平武622550 [4]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北京100871

出  处:《兽类学报》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300319)。

年  份:2021

卷  号:41

期  号:3

起止页码:321-329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20、CAS、CSCD、CSCD_E2021_2022、GEOBASE、IC、JST、PUBMED、SCOPUS、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岩羊(Pseudois nayaur)是青藏高原常见的食草动物,但对边缘分布区的种群了解较少。2018年6月到2019年8月,我们利用红外相机在四川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岩羊的集群结构、特征及其季节变化进行了描述与分析。结果显示:调查共记录到岩羊1 921群次,共计6 623只次。按照性别和年龄组,可将岩羊集群划分为混合群、母仔群、雄性群、独雄、独雌、雌性群。研究观察到的最大岩羊集群为23只,最小为独羊(独雄或独雌),集群的平均个体数量为(3.45±2.16)只,以小群为主,种群大小的季节间差异不显著。岩羊集群结构和季节波动特征主要有:(1)混合群最常见,占45.3%,其次依次为母仔群、雄性群、独雄、独雌和雌性群;(2)岩羊集群结构季节波动显著,春季以雄性群(29.5%)和独雄(22.6%)为主,夏季、秋季和冬季主要为混合群(58.5%,41.8%,36.7%)和母仔群(21.4%,24.7%,18.6%);(3)各集群类型在季节间的相对优势存在差异,例如混合群在夏季的优势显著,但母仔群在各季节的优势则无显著差异。依据全年数据,我们认为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栖息地特征以及岩羊自身生命周期可能是影响岩羊集群大小、集群类型季节波动的主要因素。

关 键 词:集群类型  集群大小 有蹄类 分布区 红外相机技术  

分 类 号:Q958.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