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基于等效介质理论的煤层气储层岩石物理建模与应用  ( EI收录)  

Rock physics model for coal-bed methane reservoir and its application based on equivalent medium theory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吴海波[1,2] 黄亚平[3] 张平松[1,2] 姬广忠[1,2] 董守华[3] 丁海[4]

WU HaiBo;HUANG YaPing;ZHANG PingSong;JI GuangZhong;DONG ShouHua;DING Hai(State Key Laboratory Mining Response and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in Deep Coal Mines,Anhu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Huainan Anhui 232001,China;School of Earth and Environment,Anhu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Huainan Anhui 232001,China;School of Resources and Geosciences,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Xuzhou Jiangsu 221116,China;Exploration Research Institute,Anhui Provincial Bureau of Coal Geology,Hefei 230088,China)

机构地区:[1]安徽理工大学深部煤矿采动响应与灾害防控国家重点实验室,安徽淮南232001 [2]安徽理工大学地球与环境学院,安徽淮南232001 [3]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江苏徐州221116 [4]安徽省煤田地质局勘查研究院,合肥230088

出  处:《地球物理学报》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902167);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1908085QD169);安徽省重点研究与开发计划项目(1804a0802203)资助.

年  份:2021

卷  号:64

期  号:6

起止页码:2184-2198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20、CAS、CSCD、CSCD2021_2022、EAPJ2020、EI、GEOBASE、IC、JST、PA、RCCSE、SCIE、SCOPUS、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地震岩石物理建模作为表征油气储层物性参数与地震参数间映射关系的主流工具,鲜有应用于煤层气储层,关键制约因素在于煤层气储层特有的吸附气和双重孔隙的等效计算问题尚未有效解决.为此,本文将吸附气视为类似煤基质的固相,将双重孔隙分解为基质孔隙和裂隙两部分;尝试利用自相容近似模型计算煤基质、吸附气和基质孔隙混合后煤基质干骨架的等效纵、横波速度,通过Mori-Tanaka模型和Brown-Korringa各向异性流体替换理论加入裂隙和流体,以此构建煤层气储层岩石物理模型.在此基础之上,通过正演模拟分析基质孔隙参数、吸附气含量以及裂隙参数的等效纵、横波速度响应;基于模型反演基质孔隙和裂隙参数,并将基于模型预测的纵、横波速度与实测数据对比,论证所构建的煤层气储层岩石物理模型的合理性.进一步通过制作岩石物理量版,探讨煤层气“甜点区”界定的两个关键参数——吸附气含量和脆性指数与储层物性参数(基质孔隙度、裂隙孔隙度)以及地震参数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吸附气含量的变化引起的纵、横波速度、纵横波速度比和纵波阻抗变化微弱,引起的流体因子参数(λρ和μρ)变化略显著;基质孔隙度变化引起的地震参数响应显著强于吸附气含量;裂隙孔隙度与两种脆性指数间均具有明显的负相关性,可认为是煤层气储层脆性的主要影响因素.

关 键 词:煤层气 基质孔隙  裂隙 孔隙度 吸附气含量  脆性指数  

分 类 号:P63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