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稻虾共作对水稻氮素累积及稻米品质的影响    

Effects of the Integrated Rice-crayfish Farming on Nitrogen Accumulation and Quality of Ric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李文博[1] 刘少君[1] 叶新新[1] 郜红建[1] 刘荣[2] 李登云[2] 姚国亮[2]

LI Wen-bo;LIU Shao-jun;YE Xin-xin;GAO Hong-jian;LIU Rong;LI Deng-yun;YAO Guo-liang(Anhui Province Key Laboratory of Farmland Ecological Conservation and Pollution Prevention/Research Centre of Phosphorus Highly Efficient Utilization and Water Environment Protection along the Yangtze River Economic Zone/School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nhu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Hefei 230036,China;Anhui Liuguo Chemical Industry Co.,Ltd.,Tongling 244021,China)

机构地区:[1]农田生态保育与污染防控安徽省重点实验室/长江经济带磷资源高效利用与水环境保护研究中心/安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安徽合肥230036 [2]安徽六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安徽铜陵244021

出  处:《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基  金:安徽省科技重大专项(18030701188);长江经济带磷资源高效利用创新平台项目(KJ20190197)。

年  份:2021

卷  号:37

期  号:5

起止页码:661-667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0、CAB、CAS、CSCD、CSCD2021_2022、GEOBASE、IC、JST、RCCSE、RWSKHX、SCOPUS、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研究了安徽省铜陵市稻虾共作模式对水稻氮素吸收累积和稻米品质的影响,为稻虾共作体系氮素运筹提供科学依据。通过田间试验,以水稻单作(R)为对照,探究稻虾共作投食(RCF)和不投食(RC)体系中水稻对氮素的吸收累积规律,比较不同种植体系中水稻产量和品质,计算氮素输入输出平衡状况。在成熟期,处理RC水稻各部位氮素含量均显著高于处理R(P<0.05),处理RCF和RC水稻氮素累积量均显著高于处理R(P<0.05),分别提高20.9%和26.9%,但处理RCF和RC间水稻氮素含量和累积量没有显著差异。与处理R相比,处理RC水稻精米率和蛋白质含量分别提高3.0%和8.4%,垩白粒率、直链淀粉含量和胶稠度则分别降低25.1%、7.5%和6.6%。处理RCF和RC体系中稻谷和稻草输出的氮素均显著高于处理R(P<0.05)。处理R、RCF和RC氮素利用率分别为0.85、0.98和1.11。总体而言,稻虾共作能够促进水稻对氮素的吸收利用,改善水稻品质,提高氮素利用率,但存在消耗土壤氮素养分的风险;处理RC在水稻氮素利用和水稻产量方面与处理RCF没有显著差异,但提升了稻米品质。综合考虑经济与环境效益,稻虾共作适当投食是该区域可持续的高效种养模式。

关 键 词:稻虾共作  投喂饲料  氮素利用 稻米品质

分 类 号:S181] X171.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