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异甘草素通过JAK/STAT途径治疗小鼠特应性皮炎的机制研究    

Mechanism of Isoliquiritigenin in the Treatment of Atopic Dermatitis in Mice Through JAK-STAT Pathway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李媛媛[1] 潘新锋[1] 池丽俏[1]

LI Yuanyuan;PAN Xinfeng;CHI Liqiao(Qingpu Branch of Zhongshan Hospital Affiliated to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1700, China)

机构地区:[1]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皮肤科,上海201700

出  处:《河北医学》

基  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计划项目,(编号:19401903104)。

年  份:2021

卷  号:27

期  号:5

起止页码:710-715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CAS、JST、RCCSE、ZGKJHX、普通刊

摘  要:目的:探讨异甘草素通过Janus激酶-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JAK-STAT)途径治疗小鼠特应性皮炎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SPF级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成阴性对照组、模型组、异甘草素低剂量组(50mg/kg)、异甘草素高剂量组(100mg/kg)和阳性对照组(泼尼松龙,10mg/kg),每组12只。除阴性对照组外,其他各组小鼠于背部脱毛区及双耳部涂抹2,4-二硝基氯苯(DNCB)制备特应性皮炎(AD)模型,造模成功后第1天,异甘草素低剂量组、异甘草素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小鼠给予相应药物灌胃,阴性对照组和模型组小鼠灌胃等量蒸馏水,每天1次,连续灌胃14d后,对小鼠进行抓挠行为评价和皮炎评分,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4(IL-4)、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同时检测小鼠致敏部位皮肤组织中JAK1、JAK3、STAT3和STAT6蛋白水平。结果:阴性对照组小鼠皮肤正常;模型组小鼠皮肤出现不同程度的红斑、干燥、抓痕、表皮糜烂脱落,结痂;异甘草素低、高剂量组症状明显减轻,异甘草素高剂量组疗效明显;阳性对照组疗效较异甘草素高剂量组好。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其余各组小鼠抓挠次数、皮炎评分、IL-4、TNF-α、IgE、JAK1、JAK3、STAT3和STAT6蛋白水平增加(P<0.05);与模型组相比,异甘草素低剂量组、异甘草素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小鼠抓挠次数、皮炎评分、IL-4、TNF-α、IgE、JAK1、JAK3、STAT3和STAT6蛋白水平降低,异甘草素各剂量组呈剂量依赖性,但效果不如阳性对照组(P<0.05)。结论:异甘草素对AD模型小鼠皮损有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JAK-STAT途径有关。

关 键 词:异甘草素 JAK-STAT途径  特应性皮炎

分 类 号:R28[中药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