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裂缝性恶性井漏地层堵漏技术研究进展与展望  ( EI收录)  

Research progress and prospect of plugging technologies for fractured formation with severe lost circulatio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孙金声[1,2] 白英睿[1] 程荣超[2] 吕开河[1] 刘凡[2] 冯杰[2] 雷少飞[1] 张洁[2] 郝惠军[2]

SUN Jinsheng;BAI Yingrui;CHENG Rongchao;LYU Kaihe;LIU Fan;FENG Jie;LEI Shaofei;ZHANG Jie;HAO Huijun(School of Petroleum Engineering,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East China),Qingdao 266580,China;CNPC Engineering Technology R&D Company Limited,Beijing 102206,China)

机构地区:[1]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山东青岛266580 [2]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102206

出  处:《石油勘探与开发》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课题“井筒工作液与天然气水合物储层作用机理和调控方法”(5199136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深层裂缝性地层剪切响应型凝胶体系构筑与空间自适应堵漏机理”(5207432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石油化工联合基金(A类)重点基金项目“超深井安全高效井筒工作液构建及调控方法基础研究”(U1762212);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重大工程技术现场试验项目“恶性井漏防治技术与高性能水基钻井液现场试验”(2020F-45)。

年  份:2021

卷  号:48

期  号:3

起止页码:630-638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20、CAS、CSCD、CSCD2021_2022、EI、IC、JST、PA、RCCSE、SCIE、SCOPUS、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通过系统论述裂缝性地层钻井液漏失和堵漏机理,对不同类型堵漏材料及其在裂缝性恶性漏失地层中的适用性及作用机理进行了分类归纳,同时基于所用堵漏材料分析了不同类型堵漏工艺的优缺点及应用效果,明确了目前国内外恶性漏失地层堵漏技术存在的关键问题,进而提出未来恶性井漏堵漏技术发展方向。未来应综合地质、工程、材料等学科,实现恶性井漏堵漏技术的一体化、智能化与系统化,重点应开展5个方面的研究:①注重钻井液漏失和堵漏机理研究,为科学选择堵漏材料及配方、堵漏方法和工艺提供依据;②注重自适应堵漏材料研发,提高堵漏材料与裂缝漏失通道级配关系;③注重三维裂缝空间强驻留强充填堵漏材料研发,增强堵漏材料在漏失通道中的驻留和充填程度,改善封堵效果;④注重抗高温堵漏材料研发,保证深层高温漏失地层的长期封堵效果;⑤注重发展数据化和智能化堵漏技术,促进堵漏技术向数据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

关 键 词:恶性井漏  堵漏机理  堵漏材料 堵漏工艺 钻井液漏失  堵漏技术进展  

分 类 号:TE28]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