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含糖饮料摄入模式与儿童肥胖关联的纵向研究    

A cohort study on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sugar-sweetened beverage intake and childhood obesity using a group-based trajectory model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徐玉祥[1] 江伟康[2] 赵莉[3] 熊静远[3] 苏普玉[1,4] 万宇辉[1,4] 方姣[1] 成果[5] 孙莹[1,4]

XU Yuxiang;JIANG Weikang;ZHAO Li;XIONG Jingyuan;SU Puyu;WAN Yuhui;FANG Jiao;CHENG Guo;SUN Ying(School of Public Health,Anhui Medical University,Hefei(230032),China;不详)

机构地区:[1]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合肥230032 [2]蚌埠市怀远县白莲坡镇中心小学柴沟分校 [3]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 [4]出生人口健康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人口健康与优生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5]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西部妇幼医学研究院

出  处:《中国学校卫生》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872638)。

年  份:2021

卷  号:42

期  号:4

起止页码:506-509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0、CAS、IC、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探讨童年期不同含糖饮料(sugar-sweetened beverages,SSBs)摄入模式对儿童肥胖的影响,旨在为预防和控制儿童超重或肥胖提供新的流行病学证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于2016年在安徽省蚌埠市2所小学建立儿童随访队列,每年随访1次,共随访3次。基线有1263名儿童参加调查,3次随访后最终有997名儿童纳入分析。通过自编父母问卷和学生问卷获得儿童基本信息及每日SSBs消费情况,应用群组轨迹模型(group-based trajectory modelling,GBTM)拟合童年期SSBs摄入模式发展轨迹,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不同SSBs摄入模式与儿童肥胖的关联。结果GBTM拟合4种童年期SSBs摄入模式发展轨迹,分别命名为SSBs摄入持续较低组(822名)、先升后降组(20名)、渐降组(106名)和渐增组(49名)。SSBs摄入先升后降组和渐增组儿童基线及3次随访时的体质量指数(BMI)均高于持续较低组(F值分别为6.26,5.90,5.99和5.87,P值均<0.01)。SSBs摄入模式与儿童BMI的关联存在性别差异。调整儿童基线BMI、父母BMI、肥胖遗传风险评分和体力活动等混杂因素后,在女童中,相比于SSBs摄入持续较低组,SSBs摄入渐增组女童第3次随访时BMI增加(B=1.20,95%CI=0.25~2.15,P=0.01);在男童中,未发现4组SSBs摄入模式与BMI关联存在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儿童SSBs摄入模式与肥胖关联存在性别差异,SSBs摄入水平较高的女童肥胖风险显著增加。未来需更多研究探讨性别差异的生理机制,为儿童肥胖预防及干预措施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关 键 词:碳水化合物 饮料  摄食行为 肥胖症 回归分析  儿童

分 类 号:R153.2] R723.14[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