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良渚古城遗址区民生差异化发展现状与振兴策略研究——基于三个典型边缘聚落的比较与分析    

Research on the Status Quo and Revitalization Strategies of the Differential Development of People's Livelihood in the Archaeological Ruins of Liangzhu City:Based on the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of Three Typical Marginal Settlement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张志豪[1] 马锡栋[1] 郭少卿[1] 都铭[1,2,3]

ZHANG Zhihao;MA Xidong;GUO Shaoqing;DU Ming

机构地区:[1]浙江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 [2]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历史理论专委会 [3]中国勘察设计协会传统建筑分会专家库

出  处:《小城镇建设》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近代城市风景空间整合背景下江南园林的演化与转型研究”(编号:18YJAZH016);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浙江传统风景园林空间演化及对城乡景观形态的影响机制研究”(编号:LY17E080023);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项目“基于积极老龄化理念的乡村公共空间适老性优化设计与养老模式研究”(编号:2021R406047)。

年  份:2021

卷  号:39

期  号:4

起止页码:64-75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RCCSE、RWSKHX、普通刊

摘  要: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多数大遗址的保护建设都与当地的边缘聚落出现了明显矛盾。作为我国新石器时代著名的考古学文化之一,良渚古城遗址保护区的建立与村落城镇化之间产生了“保护限制村落发展,发展破坏遗址保护”的悖论。与此同时,保护区周围的大部分村落的发展趋势均出现了明显差异。然而,目前相关政府与机构对于各个边缘聚落出现众多差异化问题及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也未能做出有效、及时的应对。在此背景下,本文以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瓶窑镇良渚古城遗址保护区内的朱村村、黄泥口村及华兴社区为例,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构建了不同类型边缘聚落民生发展的居民需求结构,并据此设计了不同类型需求的满意度评价体系。通过问卷调查、居民访谈的形式,对各个村落自身发展与遗址保护之间的矛盾、协同进行评估。最后,通过比较研究三个村落的评价结果,针对不同类型的边缘聚落提出相应的振兴策略,以期为我国大遗址区域的保护建设提供参考。

关 键 词:良渚古城遗址  边缘聚落  民生需求 比较研究  振兴策略  

分 类 号:TU982.29]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