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基于多层次模糊数学法的煤层气井产能综合评价模型    

Multi-level fuzzy mathematics-based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odel of CBM well productivity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冯玉龙[1] 周林元[2] 王乾[1] 刘程瑞[1]

FENG Yulong;ZHOU Linyuan;WANG Qian;LIU Chengrui(School of Energy Science and Engineering,Hen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Jiaozuo 454003,China;College of Energy Engineering,Xinjiang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Urumqi 830023,China)

机构地区:[1]河南理工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河南焦作454003 [2]新疆工程学院能源工程学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830023

出  处:《煤田地质与勘探》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72176);山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20191102001)。

年  份:2021

卷  号:49

期  号:2

起止页码:125-132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0、CAS、CSCD、CSCD_E2021_2022、IC、JST、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为了更加准确地预测煤层气井产能,采用多层次模糊数学法建立包含3个二级评价参数(资源条件、储层条件及改造工艺)、10个三级评价参数在内的综合评价模型。利用该模型,结合收集到的国内15个煤层气目标区块的储层参数与改造工艺资料,对各区块煤层气井产能进行综合评价。最后利用各区块的实际产量对评价结果进行验证分析并拟合,最终得到了评价结果与产量的对应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大部分区块单井平均日产气量不超过600 m^(3)/d,且评分相对集中在0.64以下,这主要是由于较差的储层条件和不合理的改造工艺所致;单井平均日产气量与综合评价结果相关性良好,二者呈幂函数关系;根据评价结果可知,当综合评分超过0.6606时,预计平均单井日产气量将超过1000 m^(3)。研究认为,煤层气开发一方面要加强储层评价,优选有利区;另一方面要优选相适应的储层改造措施,以达到煤层气开发产能最大化。

关 键 词:煤层气 层次分析法 模糊数学法 综合评价 产能预测

分 类 号:P618]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