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模块化钢框架单元新型盒式连接节点及其设计方法    

Design method on inovative box connections of modular steel frame unit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秦佳俊[1] 谭平[1] 尚继英[1] 李一明[1] 戴淑丹[2]

QIN Jiajun;TAN Ping;SHANG Jiying;LI Yiming;DAI Shudan(Earthquake Engineering Research&Test Center,Key Laboratory of 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Applied Technology in Guangdong Province,Key Laboratory of Earthquake Resistance Earthquake Mitigation and Structure Safety Ministry of Education,Guangzhou University,Guangzhou 510405,P.R.China;Guangzhou Research Institute of Construction Industry,Guangzhou 510405,P.R.China)

机构地区:[1]广州大学工程抗震研究中心,广东省地震工程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工程抗震减震与结构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州510405 [2]广州建筑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广州510405

出  处:《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

基  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C0703600);教育部创新团队项目(IRT13057);广州市高校“羊城学者”首席科学家项目(1201541630);广东省教育厅创新团队项目(2016KCXTD016)。

年  份:2021

卷  号:43

期  号:3

起止页码:37-43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0、CSCD、CSCD_E2021_2022、IC、JST、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提出一种模块化钢框架单元(以下简称“模块单元”)的连接方法,采用盒式连接组件(BCC-1和BCC-2)、连接板即可实现2、4、8个模块单元的全螺栓连接。分析节点的受力机理,并基于中国规范给出模块单元新型盒式连接节点(以下简称:“盒式节点”)的设计流程和设计方法。以某11层模块化钢框架办公楼为例,分别对一角节点和边节点进行设计,并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节点进行循环往复加载,以验证节点的抗震性能。结果表明:角节点、边节点的塑性铰均先在BCC-1、BCC-2腹板上形成,可以在震后快速更换BCC-1、BCC-2,以恢复节点使用功能;角节点和边节点均符合ANSI/AISC 360-10规范对半刚性节点的要求,且节点滞回曲线均饱满,抗震性能好;节点极限抗弯承载力预测值与有限元结果的比值均大于90%,说明盒式节点构造、设计理念以及提出的连接设计方法合理。

关 键 词:模块化钢框架  盒式连接节点  节点刚度 抗震性能  设计方法

分 类 号:TU39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