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新发展格局下乡村“产业—生态”协同振兴进路——基于县域治理分析框架    

The Route of Rural“Industry-Ecology”Coordinated Revitalization under the New Development Pattern:Based on the Analysis F ramework of County Governanc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翟坤周[1,2]

Zhai Kunzhou

机构地区:[1]西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2]西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发展研究中心

出  处:《理论与改革》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城市建设思想文献挖掘、整理与研究”(19ZDA014);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绿色治理的机制、路径与政策研究”(16CKS015)。

年  份:2021

期  号:3

起止页码:40-55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0、CSSCI、CSSCI2021_2022、NSSD、RCCSE、RWSKHX、ZGKJHX、核心刊

摘  要:县一级在党的组织结构和国家政权结构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县域治理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一环。改革开放以来,从改革初期集中连片贫困重点片区和贫困县扶贫开发到21世纪初“国定贫困县”实施参与式扶贫,再到新时代“贫困县全部摘帽”,县域贫困治理构成了中国减贫实践的独特进路。当前,在我国“三农”工作任务发生历史性转移的新阶段,仍需要以县域治理的独特进路持续巩固拓展“县域”脱贫攻坚成果、接续衔接“县域”乡村振兴实践。然而,既有研究成果未能从“县域治理”维度聚焦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衔接性以及揭示增强“县域”乡村振兴自主性的政治经济学逻辑。因此,在新发展格局决策导向下,亟须找准县域乡村振兴突破口和切入点,塑造基于城乡经济社会大循环的“空间结构共生型”县域乡村振兴进路,完善乡村振兴县域治理框架。回顾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乡村振兴政策取向,推进县域乡村“产业—生态”协同振兴已成为地方政府的优选方案。这就要求深化新发展格局下县域乡村“产业—生态”协同振兴的逻辑框架、实践模型、实施原则和集成路径研究,为形成县域乡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格局提供有益参考。

关 键 词:新发展格局  县域治理 脱贫攻坚 乡村振兴  “空间结构共生型”  贫困治理

分 类 号:D035.5[政治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