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隔离措施下普通人群压力/抑郁状态及影响因素    

Status and factors of pressure/depression in common population under quarantine measures of COVID-19 pandemic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王珍妮[1] 刘皖龙[1] 楼诗昊[1] 马骁[1] 张欣欣[1] 郭徽[1] 马晨辰[1] 陈文静[1] 杨昱鹏[1]

WANG Zhenni;LIU Wanlong;LOU Shihao(School of Life Science,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Hefei 230026,China)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部/生命科学学院,安徽合肥230026

出  处:《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基  金: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编号:31871054)。

年  份:2021

卷  号:29

期  号:4

起止页码:569-57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0、JST、核心刊

摘  要:目的:探究疫情严格隔离措施下普通人群压力/抑郁状态及其影响因素,为今后隔离措施的优化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流行中后期部分人群开始复工的时间段,对经历社区居家隔离的人群进行线上无记名形式问卷调查。问卷包括人口基本信息、疫情对生活的影响、感知压力量表(PSS-10)、贝克抑郁量表第二版(BDI-Ⅱ)。结果:学生群体(Mann-Whitney U=19809,P<0.001)、青少年群体(Mann-Whitney U=10436,P<0.001)、出门频率较低群体(Mann-Whitney U=9852,P=0.016)和主观判断疫情较为严重的群体(Mann-Whitney U=6041,P=0.012)压力水平显著较高,未复工群体抑郁水平显著较高(Mann-Whitney U=1174,P=0.028)。结论:学生、青少年、主观认为疫情严重的群体可能是疫情期间压力或抑郁的易感人群,需要获得适当的关注和及时的心理疏导和政策支持。复工有利于降低疫情隔离产生的不良情绪;适当外出有助于降低压力水平,而网络社交、运动则没有显著效果。

关 键 词:新冠状病毒肺炎  感知压力量表  贝克抑郁量表第二版  隔离  普通人群  

分 类 号:R395.9[心理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