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流溪河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时空分布及其影响因子    

Temporal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s of macroinvertebrates and their influencing environmental factor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谭颖[1,2] 郑训皓[1] 陈慈[3] 刘玥[3] 王璐[2] 官昭瑛[4] 杨海军[5] 韩博平[1]

TAN Ying;ZHENG Xunhao;CHEN Ci;LIU Yue;WANG Lu;GUAN Zhaoying;YANG Haijun;HAN Boping(Institute of Hydrobiology,Jinan University,Guangzhou 510632,China;Ministry of Education Key Laboratory of Vegetation Ecology,Institute of Grassland Science,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Changchun 130024,China;Guangzhou Bureau of Hydrology,Guangdong Provincial Bureau of Hydrology,Guangzhou 510150,China;Shenzhe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Shenzhen 518116,China;School of E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Yunnan University,Kunming 650500,China)

机构地区:[1]暨南大学生态学系,广州510632 [2]东北师范大学草地科学研究所植被生态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长春130024 [3]广东省水文局广州水文分局,广州510150 [4]深圳技师学院,深圳518116 [5]云南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昆明650500

出  处:《生态学报》

基  金:广东省水利科技创新项目(2016-08);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重点)(201704020159)。

年  份:2021

卷  号:41

期  号:2

起止页码:747-760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20、CAS、CSCD、CSCD2021_2022、EAPJ2020、GEOBASE、IC、JST、PROQUEST、RCCSE、SCOPUS、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流溪河位于我国热带与亚热带过渡区,其底栖动物种类丰富,群落的物种组成结构具有明显的区域性,掌握该地区的物种组成特征及与环境要素的关系是建立生态监测与评估方法的基础。于2018年的枯水期(3月、12月)和丰水期(6月、9月),自流溪河上游至下游共计20个段面对底栖动物进行了定量采样,同时测定了相应的环境因子,采用多元统计方法对流溪河水环境与群落结构及其相关关系进行了分析。共检出底栖动物76个分类单元,隶属于7纲20目50科,其中水生昆虫相对丰度最高,占69.39%。在4个优势分类单元中,摇蚊族(Chironomini)相对丰度为20.19%,河蚬(Corbicula fluminea)、短沟蜷属的一种(Semisulcospira sp.1)、双突细蜉(Caenis bicornis),相对丰度在7%—9%之间。底栖动物丰度和种类多样性均与浊度呈显著负相关;枯水期底栖动物丰度与总磷呈显著负相关,丰水期则呈显著正相关。在丰水期,不同河流级别上底栖动物群落具有明显的差异,表现较强的分布格局,而在枯水期这种分布格局不明显。典范对应分析(CCA)表明,在丰水期,影响或解释流溪河底栖动物群落变化的主要因子为pH、溶解氧、水温、电导率和硅酸盐,而在枯水期则为pH和硝态氮。受电站与采沙的影响,部分河段发生非自然断流和底质的显著改变,导致底质与水深等数据的异常变化,反映了人类活动对该河流生境与环境的重要影响。

关 键 词:流溪河  底栖动物 丰富度 季节动态  河流等级  

分 类 号:Q958.8]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