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长三角地区大气污染物对新冠肺炎封城的时空响应特征    

Spatial-temporal responses of atmospheric pollutants to the COVID-19 lockdown across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regio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旷雅琼[1,2] 邹忠[2] 张秀英[3] 常运华[1,2]

KUANG Yaqiong;ZOU Zhong;ZHANG Xiuying;CHANG Yunhua(Yale-NUIST Center on Atmospheric Environment,International Joint Laboratory on Climate and Environment Change(ILCEC),School of Applied Meteorology,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cience&Technology,Nanjing 210044;Shanghai Key Laboratory of Atmospheric Particle Pollution and Prevention(LAP3),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Fudan University,Shanghai 200433;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Earth System Science,Nanjing University,Nanjing 210093)

机构地区:[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耶鲁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环境中心,南京210044 [2]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上海市大气颗粒物污染防治重点实验室,上海200433 [3]南京大学国际地球系统科学研究所,南京210093

出  处:《环境科学学报》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41975166,41705100);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专项经费(No.19K01ESPCT);上海市大气颗粒物污染防治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No.FDLAP19001)。

年  份:2021

卷  号:41

期  号:4

起止页码:1165-1172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0、CAS、CSCD、CSCD2021_2022、GEOBASE、IC、JST、PROQUEST、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利用2020年1月1日-2月29日上海、南京、合肥和杭州4个城市常规污染物的逐时监测资料,结合卫星反演的NO_(2)垂直柱浓度信息,探讨了新冠肺炎封城的前、中、后期长三角地区城市大气污染物的污染水平及响应特征.结果显示:除O3外,其余大气污染物的平均浓度在时间上的整体变化趋势均表现为封城前>封城中(1月24日-2月10日)>封城后,表明空气质量并非完全受封城导致的污染减排控制.封城期间的PM_(2.5)/PM_(10)比值高于封城前和封城后,表明气溶胶二次生成对封城期间仍出现的颗粒物污染可能有重要贡献.O_(x)浓度在封城期间也有显著上升(p<0.01),表明大气氧化性可能在NO_(2)减少的背景下得到强化,从而促进二次气溶胶的生成.从空间看,O3分布呈以城市为中心的包围式往内聚集分布,表明以局地生成为主.PM_(2.5)、PM_(10)、CO、SO2和NO_(2)分布特征为北高南低,表明冬季自北向南的区域传输对封城期间的空气污染有重要贡献.卫星反演结果进一步证实华北平原是污染的主要源区,这也得到轨迹来源分析的佐证.

关 键 词:长三角 大气污染 新冠病毒  PM_(2.5)  臭氧 时空响应  

分 类 号:X5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