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伤寒杂病论》中含人参的方剂分析    

Analysis of Prescriptions Containing Ginseng in Treatise on Febrile and Miscellaneous Disease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孙秀丽[1] 刘洁[1] 周庆莹[2]

SUN Xiu-li;LIU Jie;ZHOU Qing-ying(School of Medical Information,School of Basic Medical Sciences,Changchu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Changchun 130117,Jilin,China;Jinkui Teaching and Research Section,School of Basic Medical Sciences,Changchu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Changchun 130117,Jilin,China)

机构地区:[1]长春中医药大学医药信息学院,吉林长春130117 [2]长春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金匮教研室,吉林长春130117

出  处:《医学信息》

基  金:吉林省教育厅“十三五”科学技术项目(编号:JJKH20181274KJ)。

年  份:2021

卷  号:34

期  号:9

起止页码:162-167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普通刊

摘  要:目的挖掘《伤寒杂病论》中含人参方剂的用药规律。方法以“人参”“山参”等不同人参名称为关键词,检索《中华医典》(第五版)中汉代中医古籍,收集含有人参的方剂,分析方剂的药味分布特征、药物出现频率,构建药物-药物关联网络和药物-方剂关联网络,对药物-药物关联网络进行图聚类分析。结果最终收集方剂53首,方剂含药物最多23味,最少3味,75%集中在7味及以下,《金匮要略方论》组总体上方剂含药味更多,分布更分散(3~23味),《伤寒论》组方剂含药味数较少,且分布相对集中(4~12味);所有方剂均为内服方剂,功能主治涉及内科、妇科和产科等各科病症;高频药物有大枣、生姜、半夏、干姜、炙甘草和桂枝,高频药组有{大枣,生姜,黄芩};有15条有效的关联规则和20条置信度为1的关联规则,方剂中有35条相对稳定的药物搭配规律;药物药性比例依次为寒>温>平>凉>热,药味比例依次为苦>辛>甘>咸>酸>淡,药物归经比例依次为胃经=脾经=肺经>肝经>肾经>心经>大肠经>膀胱经>胆经>小肠经>心包经。结论中医古籍中含有人参的方剂用药规律明显,既有明显的高频药物、药对和药组,又有诸多有效的关联规则,张仲景在随病症变化应用人参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配伍规律。另外,《金匮要略方论》与《伤寒论》各自具有明显的用药规律。

关 键 词:人参 古籍方剂  伤寒论 金匮要略方论

分 类 号:R22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