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植物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中外源物质的影响机制和应用研究进展    

Research Progress on Mechanism and Application of Exogenous Substances in Phytoremediation of Heavy Metal Contaminated Soil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史广宇[1,2] 余志强[1,2] 施维林[1]

SHI Guangyu;YU Zhiqiang;SHI Weilin(Colleg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Suzho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uzhou 215009,China;Foshan Nanhai Suzho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nvironmental Research Institute,Foshan 528225,China)

机构地区:[1]苏州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苏州215009 [2]佛山市南海区苏科大环境研究院,广东佛山528225

出  处:《生态环境学报》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41807142);苏州市科技局科技计划项目(SS201723);苏州市科技局科技计划项目(SNG2020053)。

年  份:2021

卷  号:30

期  号:3

起止页码:655-666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0、CSCD、CSCD2021_2022、J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重金属进入土壤后难以被降解,并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富集,长此以往会导致中毒、癌症、畸形、突变,严重影响了人类生产活动及地球生态系统的稳定。植物修复技术是一种经济有效的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其依靠超富集植物强大的自身抗性机制,从土壤中提取或稳定重金属,达到污染治理的目的。然而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超富集植物通常生长缓慢、生物量低,其抗性机制也会受到植物本身对重金属胁迫的阈值限制,当胁迫超过这个阈值,植物修复的效率就会大大降低甚至失去修复功能。文章在解析植物重金属相互作用机制的基础上,综述了添加外源物质对重金属毒害植物的缓解效应以及其在强化植物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介绍了应用外源物质调控植物吸收转运重金属的3种途径,分别为提高土壤重金属生物利用度、促进植物生长以及增强植物耐性。提出了应用外源物质作为强化植物修复措施的潜力及今后的研究方向,其未来的研究应着重于以下方面:明确外源物质的应用浓度、时期、方式与植物吸收转运重金属之间的关系;从植物内源激素及信号分子间的互作、抗逆基因表达、内生及根际微生物等不同层面上揭示外源物质对植物积累重金属的调控机理;开展外源物质与其他植物修复强化技术的联合应用研究。这些研究可为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植物修复技术及其强化措施研究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对植物修复工程技术的发展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 键 词:重金属 植物修复 外源物质 缓解毒性  机制  污染土壤

分 类 号:X5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