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中美两国对地系统观测比较分析及对中国的启示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Earth Observation System betwee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and its implications to Chin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秦奇[1] 刘晓煌[2,3] 孙兴丽[4] 赵瑞芬[4]

QIN Qi;LIU Xiaohuang;SUN Xingli;ZHAO Ruifen(Center for Global Geography and Resources, 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101, China;Natural Resources Comprehensive Survey Command Center, China Geological Survey, Beijing 100055, China;Key Laboratory of Coupling Process and Effect of Natural Resources Elements, Beijing 100055, China;Economic Research Center, Hebei GEO University, Hebei Shijiazhuang 050031, China)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世界地理与资源研究中心,北京100101 [2]中国地质调查局自然资源综合调查指挥中心,北京100055 [3]自然资源要素耦合过程与效应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55 [4]河北地质大学经济研究所,河北石家庄050031

出  处:《中国地质调查》

基  金:中国地质调查局“自然资源要素综合观测数据集成与应用服务(编号:DD20208067)”;“青藏高原自然资源要素综合观测试点(编号:DD20208064)”;“黑河流域自然资源要素综合观测试点(编号:DD20208065)”项目联合资助。

年  份:2021

卷  号:8

期  号:2

起止页码:8-13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普通刊

摘  要:地球系统各要素间的相互耦合作用对资源开发利用、粮食和生存空间供给以及自然灾害防治等维持人类社会稳定发展的基本活动产生着巨大影响。因此,建设对地系统观测工程成为地球系统科学界的重大课题。对地系统观测工程包括三大彼此联系的功能模块,分别是破解地球系统要素耦合作用机理、提升对地球系统发展变化趋势的预测能力以及为决策者提供具有明确行动指向的信息情报。近期,中美两国均提出了未来对地系统观测的战略构想。通过比较分析两国对地系统观测的构想和实践过程,梳理两国对地系统观测的异同,在借鉴美国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对中国对地系统观测工作的启示。

关 键 词:地球系统 对地系统观测  要素耦合作用机理  

分 类 号:P963[地理科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