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IIIF与AI作用下的文化遗产应用研究新模态    

New Modality of Applied Research on Cultural Heritage under the Action of IIIF and AI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陈涛[1] 刘炜[1] 孙逊[2] 朱庆华[3] 赵宇翔[4]

CHEN Tao;LIU Wei;SUN Xun;ZHU Qinghua;ZHAO Yuxiang

机构地区:[1]上海图书馆/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上海200031 [2]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上海200030 [3]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江苏南京210023 [4]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信息管理系,江苏南京210094

出  处:《中国图书馆学报》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数字人文中图像文本资源的语义化建设与开放图谱构建研究”(编号:19BTQ024)的研究成果之一。

年  份:2021

卷  号:47

期  号:2

起止页码:67-78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0、CSSCI、CSSCI2021_2022、JST、NSSD、RCCSE、RWSKHX、SKJJZZ、ZGKJHX、核心刊

摘  要: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如何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是全人类应该思考和研究的命题。国际图像互操作框架(IIIF)旨在确保全球图像资源存储的互操作性和可获取性,它赋予了文化遗产新的生命,带来了文化遗产应用的新模态。文章首先定义了开放图像的五星模型,并指出只有符合开放标准和语义关联的图像资源才是"活"的资源。随后,给出了IIIF和AI两者相结合的系统框架,为文化遗产中的图像资源从数字化到文本化、数据化再到语义化、智慧化的转变理出一个可行的技术方案;方案中IIIF部分主要负责图像的组织与呈现,AI技术用来解决图像内容的识别与理解。此外,还构建了IIIF-IIP沉浸式交互平台,实现了图像资源的发布、注释、关联、复用全流程,探索出一条让文化遗产"放出来、连起来、活起来"的生态之路。最后,文章以不同馆藏机构发布的梵高作品中与花相关的部分藏品资源为例,验证了文中实施方案和技术路线的可行性。图10。表1。参考文献24。

关 键 词:国际图像互操作框架  关联数据 数字人文  知识图谱 人工智能  

分 类 号:G250.2[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类] TP39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