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磷掺杂提升三氧化钨导带用于高效二氧化碳还原  ( EI收录)  

P-doped WO semiconductor with enhanced conduction band on highly efficient photoelectrocatalytic reduction of CO_(2)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于晓刚[1] 魏艳[1] 陈云[1] 王继贤[1] 景欢旺[1]

Xiaogang Yu;Yan Wei;Yun Chen;Jixian Wang;Huanwang Jing(State Key Laboratory of Applied Organic Chemistry,Key Laboratory of Nonferrous Metals Chemistry and Resources Utilization,Gansu Province,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Lanzhou University,Lanzhou 730000,China)

机构地区:[1]兰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甘肃省有色金属化学与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应用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兰州730000

出  处:《科学通报》

基  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17JR5RA212)资助。

年  份:2021

卷  号:66

期  号:7

起止页码:825-832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0、CAS、CSCD、CSCD2021_2022、EAPJ2020、EI、IC、JST、MR、RCCSE、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光电催化还原二氧化碳是一种环境友好的高效方法,可将过量排放的CO_(2)转化为燃料与化学品,减少温室效应并存储太阳能为化学能.本研究设计制备了新型磷掺杂的WO_(3)催化剂,并将其用于CO_(2)和水转化为碳基化学品.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顺磁共振(EPR)等证实了新型催化剂的成功制备;通过紫外可见(UV-vis)、线性扫描伏安曲线(LSV)、莫特-肖特基(Mott-Schottky)和电化学交流阻抗谱(EIS)表征了其光电性能.结果表明,随着P掺杂量的增加,其导带位置从WO_(3)的-0.13 V升高到30-P样品的-0.54 V,增强了其对CO_(2)的还原能力;所有样品X-P比纯WO_(3)有更高的活性,其中15-P电极还原CO_(2)的活性最高,其光电池的表观光量子效率为0.4%,与植物的光合作用相当,且导带位置越高越有利于甲酸和乙酸产物的生成,而相对较低的导带更有利于乙醇的生成.同时,氧空位对反应的正影响也通过设计H_(2)O_(2)猝灭实验进行了验证.

关 键 词:半导体 三氧化钨 能带  掺杂 二氧化碳还原  光电催化

分 类 号:TQ426] X70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