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东汉至民国时期文献的经典名方吴茱萸汤考证
Textual Research on Wuzhuyutang Recorded in Literatures from the Eastern Han Dynasty to Period of Republic of Chin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MO Xia-min;CHEN Ren-shou(Institut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Literature,Nan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Nanjing 210046,China)
机构地区:[1]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文献研究所,南京210046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574099)。
年 份:2021
卷 号:27
期 号:8
起止页码:33-42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0、CAS、CSCD、CSCD2021_2022、J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吴茱萸汤现代临床应用较广,功效卓著,为《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中收录的第5首方剂,全文基于东汉至民国时期的有关医籍文献,结合文献、计量学方法,系统考证与研究吴茱萸汤处方源流、药物组成、方义演变、功能主治、处方剂量、诸药炮制、煎制法和服法的有关内容。结果发现,吴茱萸汤为东汉张仲景《伤寒论》首创,由吴茱萸、生姜、人参、大枣4味药组成,历史上有茱萸汤、噫醋及醋心方、茱萸人参汤、吴萸汤、三味参萸汤和参萸汤、四神煎等异名。历代基本上对于其药物组成、基本方义、功用主治无太大争议并有所发展,可用于内科、妇科、儿科,及五官科等其他杂病,辨证属厥阴肝经浊阴上逆,侵犯他经,以寒性呕吐(干呕或吐涎)、腹痛、头痛、眩晕、手足逆冷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剂量方面,君药吴茱萸的历代常用剂量在3.7~18.6 g,临床中如发病时以呕吐清涎等临床表现为主,可使用3 g左右,剧烈头痛、腹痛为主,可使用10 g左右,成方研发可遵从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简称《中国药典》)规定的最高剂量5 g,人参和生姜剂量可按一两折合3 g计算,酌加大枣1~5枚。吴茱萸和人参应遵循2020年版《中国药典》方法炮制,且人参须去芦,生姜炮制法应为洗净后去皮、切片,大枣应晒干后切开、去核再入药使用。
关 键 词:经典名方 吴茱萸汤 文献考证 剂量 炮制
分 类 号:R281[中药学类] R289[中医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