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数字经济发展的就业结构效应    

Employment Structure Effect of Digital Economy Development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叶胥[1] 杜云晗[2] 何文军[3]

YE Xu;DU YunHan;HE WenJun(Southwester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Chengdu 611130;Xihua University, Chengdu 611039)

机构地区:[1]西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四川成都611130 [2]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四川成都611130 [3]西华大学现代农业装备研究院,四川成都611039

出  处:《财贸研究》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各地HDI指数的编制和研究”(16ZDA010);全国统计科学研究项目“疫后时代数字经济与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机制与检验”(2020LY086)。

年  份:2021

卷  号:32

期  号:4

起止页码:1-13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0、CSSCI、CSSCI2021_2022、NSSD、RCCSE、RWSKHX、核心刊

摘  要:利用2001—2017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从数字化基础设施、数字化交易和数字化载体三个维度衡量数字经济,并实证分析数字经济发展对产业、行业、技能三个层面就业结构的影响。研究表明,数字经济发展对三个层面就业结构均有显著影响,总体上推动就业结构向着制造化、高技术化和高技能化的方向调整。这一调整过程呈现出“正U形”特征,发展初期,数字经济相对减少了第二产业、高技术产业和高技能的劳动者就业。随着数字化转型加快,数字经济发展最终将促使就业结构制造化、高技术化与高技能化。进一步的机制检验发现,产业结构升级和人力资本存量提升在这过程中扮演着中介作用,且存在明显的门槛效应,表现出增益效果,即产业结构升级与人力资本存量跨越某个门槛值后,数字经济发展对就业结构的影响会出现跨越式提升。为持续发挥数字经济对就业结构优化作用,应加快数字化基础设施体系构建,建立健全促进数字经济发展的有关政策与市场机制,进而加快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应从劳动力要素市场需求侧与供给侧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在行政审批、税收政策与融资渠道等方面应适当放宽限制,加快各行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进程;二是充分发挥数字经济万物互联优势,实施灵活有效的就业政策,同时提升教育体系现代化水平,构建高效可行的人才培育和评价体系,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专业可靠人才队伍,促进就业结构不断优化完善。

关 键 词:数字经济 就业结构 产业结构升级 人力资本

分 类 号:F124.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