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不同覆沙厚度下松嫩平原盐碱裸地上的种植效果    

Effects of different sand-cover thicknesses on crops in bare saline-alkali land in the Songnen Plai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胡娟[1] 周道玮[1] 王晓禹[2] 张丹[3] 关胜超[4]

HU Juan;ZHOU Daowei;WANG Xiaoyu;ZHANG Dan;GUAN Shengchao(Jilin Provincial Laboratory of Grassland Farming/Key Laboratory of Mollisols Agroecology/Northeast Institute of Geography and Agroecology,CAS,Changchun 130102,Jilin,China;Grassland Workstation of Taonan City in Jilin Province,Taonan 137100,Jilin,China;College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Changchun University,Changchun 130102,Jilin,China;College of Life Sciences,Tonghua Normal University,Tonghua 134000,Jilin,China)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黑土区农业生态重点实验室/吉林省草地畜牧重点实验室,吉林长春130102 [2]吉林省洮南市草原工作站,吉林洮南137100 [3]长春大学园林学院,吉林长春130102 [4]通化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吉林通化134000

出  处:《草业科学》

基  金:中国科学院黑土区农业生态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课题(2020ZKHT-04)。

年  份:2021

卷  号:38

期  号:3

起止页码:410-418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0、CAB、CAS、CSCD、CSCD2021_2022、J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松嫩平原土地盐碱化严重限制了当地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覆沙并在覆沙层种植作物是盐碱化土地的有效利用途径。为此在松嫩平原盐碱裸地上进行不同厚度覆沙(10、20、30、40 cm),并连续2年分别种植玉米(Zea mays)、向日葵(Helianthus annuus)、大麦(Hordeum vulgare)及苜蓿(Medicago sativa)(第2年补播),探究不同厚度覆沙4种作物的种植效果。结果表明,覆沙后第1年种植4种作物均能生长,但长势较弱,第2年长势较强。覆沙40 cm玉米产量为5621 kg·hm^(−2),是覆沙10 cm的3.27倍(P<0.05),但与覆沙20、30 cm差异不显著(P>0.05)。覆沙30 cm苜蓿的干草产量和根干重高于其他覆沙厚度,分别达8597和3367 kg·hm^(−2),且分别是覆沙10 cm的3.00倍(P<0.05)和1.29倍(P<0.05)。覆沙40 cm向日葵和大麦籽粒产量显著高于覆沙10 cm,分别提高33.4%和269.5%,而覆沙20、30 cm与覆沙10 cm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因此,覆沙后种植玉米和苜蓿分别推荐覆沙20 cm以上和覆沙30 cm;种植向日葵和大麦推荐覆沙40 cm。研究结果表明,盐碱裸地上覆沙可成功种植作物。

关 键 词:盐碱裸地  覆沙  玉米 向日葵 大麦 苜蓿

分 类 号:S156.4]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