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明清科技翻译之思想史意义发微——兼论徐光启和傅兰雅的翻译思想    

On the Ideological Significance of Sci-Tech Translations during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with Reference to Xu Guangqi and Johan Fryer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李腾龙[1]

LI Teng-long

机构地区:[1]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外国语学院,北京100070

出  处:《上海翻译》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晚清日语译才培养机制与中国翻译文学近代化进程关系研究”(编号:18CWW003);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社科计划资助项目“译者技术传播能力的构成与培养研究”(编号:SM202010038001)的阶段成果。

年  份:2021

期  号:1

起止页码:60-6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0、CSSCI、CSSCI2021_2022、RWSKHX、ZGKJHX、核心刊

摘  要:晚明之际的徐光启积极投身于翻译事业,使翻译从宗教殿堂走向现世市井,实现了中国翻译第一次质的变化;清末的傅兰雅在华从事翻译二十八年,孜孜于科技术语的统一工作,并对当时的翻译实践进行了全面总结和理论升华;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两人是解读中国近代翻译史和思想史的关键人物。本文分别阐释了徐、傅的翻译思想,并将二者作为一个整体置于时代背景与社会思潮中去比较分析,把握其思想产生的深层原因与历史走向,进而探究明清两代科技翻译的关系及其在中国翻译史上的地位与作用,以及明清科技翻译在中国思想史上的意义,以期完善中国译学思想史相关研究,推动翻译学学科建设的深化。

关 键 词:明清科技翻译  翻译思想 思想史意义 徐光启  傅兰雅

分 类 号:H059]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