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微小膜壳绦虫感染ICR小鼠后的虫体生长发育情况和小肠组织的病理变化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Hymenolepis nana in icr mice and observation of small intestinal histopathology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YANG Hanlei;ZHAO Jing;ZHANG Ke;YAN Yuhang;MEN Wanqi;PI Huanting;MOU Rong(Department of Parasitology,School of Basic Medecine Sciences,Guizhou Medical University,Guiyang 550004,Guizhou,China;Characteristic and Key Laboratory of Modern Pathogenic Biology,Guizhou Medical University,Guiyang 550004,Guizhou,China;School of Clinical Medicine,Guizhou Medical University,Guiyang 550004,Guizhou,China)
机构地区:[1]贵州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人体寄生虫学教研室,贵州贵阳550004 [2]贵州医科大学现代病原生物学特色重点实验室,贵州贵阳550004 [3]贵州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贵州贵阳550004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160205);贵州省留学人员科技创新项目[黔人项目资助合同(2015)1];贵州省科技厅联合基金项目[黔科合LG(2011)019];贵州省2017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DC201710660035)。
年 份:2021
卷 号:46
期 号:3
起止页码:249-255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CAS、JST、ZGKJHX、普通刊
摘 要:目的观察微小膜壳绦虫(H.nana)在小鼠肠内的生长发育情况和小鼠小肠组织的病理变化。方法将H.nana虫卵分别以60、100、300、500、1000个的感染量经口灌胃的方式感染140只ICR小鼠(5个实验组,每组28只),同期28只对照组小鼠以生理盐水灌胃,观察各组小鼠一般状况、体质量、每克粪便虫卵数(EPG);在感染后第5、10、15、20、25天每组随机麻醉处死5只小鼠,观测各组小鼠小肠组织病理学特征。结果各实验组小鼠感染后第3天出现精神萎靡、食量下降、活动减少、皮毛色泽变暗、毛发蓬乱等症状,症状随虫卵感染量加重;感染量为60、100和300个虫卵的实验组小鼠体质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感染量为500个虫卵的实验组小鼠体质量在感染后第2天明显减轻(P<0.05),感染量为1000个虫卵的实验组小鼠体质量在感染后第2天和第7天也明显减轻(P<0.05);但感染量为500个虫卵的实验组检出虫卵时间最早,排卵持续时间最长(P<0.05),可作为H.nana感染ICR小鼠动物模型建立的参考感染量;各实验组小鼠感染后第5天未检获虫体,感染后第10天感染60个虫卵的实验组小鼠成虫检获率60%,其他实验组小鼠虫体检获率100%,虫体主要分布于距离回盲部6~12 cm处的小肠内,感染后第15、20、25天实验组小鼠虫体检获率均100%,虫体主要分布于距离回盲部1~8 cm处的小肠内;实验组肠组织病理变化与对照组相比,感染后第5天~第25天未观察到损伤修复肉芽肿组织,但H.nana寄生部位可见炎症细胞增多,特别是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多。结论H.nana感染ICR小鼠动物模型中,500个虫卵感染量最为稳定,H.nana在小鼠体内从幼虫到成虫的发育是从肠壁逐渐向肠腔迁移的过程,可引起寄生部位肠组织炎症细胞的增多。
关 键 词:微小膜壳绦虫 小鼠,近交ICR 小肠 模型,动物 生长发育 组织病理学
分 类 号:R383.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