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移动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路径探讨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张筱荣[1,3] 吴学琴[2]

机构地区:[1]安徽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后流动站,安徽合肥230601 [2]安徽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合肥230601 [3]安徽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合肥230012

出  处:《广西社会科学》

基  金:2019年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66批面上一等资助项目“大数据时代我国网络意识形态建设中的风险防控研究”(2019M660147);2019年安徽省博士后研究人员科研活动经费资助项目“大数据时代我国意识形态建设中的精准治理研究”(2019B385);2019年安徽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青年骨干队伍建设项目“张筱荣”(sztsjh2019-8-28);2020年安徽省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研究重大课题“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重要论述研究”(2020ZD001);2020年安徽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团队“择优支持”项目“《形势与政策》‘1234’课堂教学模式构建研究”(sztsjh2020-7-7);2020年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一流课程项目“形势与政策”(2020xsxxkc257)。

年  份:2021

期  号:2

起止页码:94-100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CSSCI、CSSCI_E2021_2022、NSSD、RCCSE、RWSKHX、普通刊

摘  要: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移动智能终端的不断普及,推动了移动网络时代的到来。依赖于移动互联网技术建构起来的移动网络空间,不仅是技术和人才交流的新场域,更是各种意识形态较量的新战场。有效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加强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不仅关乎主流价值导向,更关乎社会稳定和总体国家安全。为此,当前要充分认识到网络话语主体对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提升的重要意义,重点培育主流意识形态工作干部队伍、网络评论员队伍、“网络意见领袖”队伍,形成多主体参与的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主体队伍。要丰富话语形式、讲好日常生活故事,正视个体差异、广泛凝聚社会共识,集聚技术优势、注意研究热点难点问题,建构适应移动传播特点的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方式。要关注人民利益诉求、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警惕“泛政治化”评论、正确引导网络舆论,坚持与时俱进、提升网络话语内容吸引力,生产网民喜闻乐见的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内容。要关注中国实际,形成中国特色话语体系;应对网络挑战,实现媒体融合发展;加强网络平台建设,完善网络意识形态治理法律法规,构建媒体融合发展的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环境。

关 键 词:移动网络空间  主流意识形态 话语权 主流价值导向  中国特色话语体系  

分 类 号:D669[政治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