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基于多主体的传统村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感知及提升模式    

Perception and improvement of the protection and inheritance of traditional village cultural heritage based on Multi-agent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唐承财[1,2] 万紫微[1,2] 刘蔓[1,2] 陈昱阳[1,2] 冯凌[1,2] 刘宗超[1,2] 卓玛措[3]

TANG Chengcai;WAN Ziwei;LIU Man;CHEN Yuyang;FENG Ling;LIU Zongchao;ZHUOMA Cuo(School of Tourism Science,Beijing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Beijing 100024,China;Research Center of Beijing Tourism Development,Beijing 100024,China;School of Tourism,Qinghai Nationalities University,Xi’ning 810007,China)

机构地区:[1]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科学学院,北京100024 [2]北京旅游发展研究基地,北京100024 [3]青海民族大学旅游学院,西宁810007

出  处:《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基  金: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基地一般项目(18JDGLB015);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18YJA630102);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20ZD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2071199);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校级科研基金资助重点项目(LYFZ19A003)资助。

年  份:2021

卷  号:35

期  号:2

起止页码:196-202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0、CAB、CSCD、CSCD2021_2022、CSSCI、CSSCI2021_2022、JST、RCCSE、RWSKHX、核心刊

摘  要:许多传统村落文化遗产面临着被破坏与消亡的威胁。文中以9个北京市首批市级传统村落为案例地,采用指标体系法、熵权法,分析村委会、村民、游客对传统村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感知评价。结果表明:1)村委会对文化遗产保护状况满意度较高,但非物质文化遗产缺乏良好的传承机制,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投入较低,旅游开发正逐步成为传统村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利用的重要途径。2)村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同度较低,他们对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现状的满意度并不高,特别是其保护感知度偏低、参与度有限。3)游客对于传统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现状满意度较高,其保护感知度逐渐上升。4)案例村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度均处于较低水平,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最后,从内容内涵、途径方式、参与主体、最终目标四个方面构建了传统村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提升模式。

关 键 词:乡村文化振兴  传统村落 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乡村振兴战略  乡村旅游  

分 类 号:K90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