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利用ssr标记浅析云南登革热重点地区埃及伊蚊种群遗传特征    

Analysis of Aedes aegypti population genetic characteristics in key areas of dengue fever in Yunnan Province by ssr marker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郑宇婷[1] 姜进勇[1] 周红宁[1] 马雅军[2]

ZHENG Yu-ting;JIANG Jin-yong;ZHOU Hong-ning;MA Ya-jun(Innovative Team of Key Techniques for Vector Borne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Developing),Yunnan Provincial Center of Arborvirus Research,Yunnan Provincial Key Laboratory of Vector-borne Diseases Control and Research,Training Base of International Scientific Exchange and Education in Tropical Diseases for South and Southeast Asia,Puer 665000,China;Department of Tropical Infectious Diseases,Faculty of Tropical Medicine and Public Health,Secon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Shanghai 200433,China)

机构地区:[1]云南省虫媒传染病防控关键技术创新团队(培育)云南省虫媒传染病防控研究重点实验室,面向南亚东南亚热带病国际科技人员教育培训基地,云南省虫媒病毒研究中心,普洱665000 [2]第二军医大学热带医学与公共卫生学系热带传染病学教研室,上海200433

出  处:《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UI60222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No.2016YFC1200500)联合资助。

年  份:2021

卷  号:37

期  号:2

起止页码:176-182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20、CAB、CAS、CSCD、CSCD2021_2022、IC、JST、PROQUEST、RCCSE、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通过研究云南省不同地理来源的埃及伊蚊自然种群遗传结构,探究不同群体间的遗传特征与联系。方法捕获景洪、勐腊、勐海、耿马、瑞丽的埃及伊蚊,提取DNA并采用12对荧光标记的微卫星引物进行PCR扩增,用毛细管电泳检测扩增片段,分析5个埃及伊蚊自然种群的遗传相关指标。结果在5个采集点共采集234个有伊蚊幼虫的容器,采集埃及伊蚊603只,随机选取149只提取DNA,进行扩增分析。12个微卫星位点的平均Na、Ne、Ho、He、PIC分别为18、4.653、0.711、0.728、0.778,12个微卫星位点的PIC指数均>0.25,高度多态。每个种群的平均Na、Ne、Ho、He、PIC分别为7.750~10.583、3.606~5.309、0.661~0.741、0.629~0.774、0.588~0.750。12个微卫星位点的Fst,Fis,Nm的平均值分别为0.078、0.028、3.321。5个自然种群埃及伊蚊的成对指数Fast为0.057~0.148,各种群间遗传分化和地理距离未发现显著相关,Nei’s标准遗传距离在0.162~0.527之间,对应的遗传相似度在0.590~0.850之间。结论云南省埃及伊蚊遗传多样性比较丰富,种群间存在一定的遗传分化和基因交流。

关 键 词:微卫星 埃及伊蚊 遗传特征  

分 类 号:R378.5]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