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艾司西酞普兰联合捏脊法治疗首发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
Clinical Therapeutic Effect of Escitalopram Plus Chiropractic Therapy on First-episode Depressio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ZHANG Xiaomei;ZHANG Weiying;ZHANG Hongbo;YAN Yangli;ZHONG Hua(Department of Psychosomatic Disorders,Huzhou Third Municipal Hospital,Huzhou 313000,China;Department of Emergency,Huzhou Third Municipal Hospital,Huzhou 313000,China;Department of Neurology,Huzhou Third Municipal Hospital,Huzhou 313000,China;Physical Therapy Center,Huzhou Third Municipal Hospital,Huzhou 313000,China)
机构地区:[1]浙江省湖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心身障碍科,313000 [2]浙江省湖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急诊科,313000 [3]浙江省湖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313000 [4]浙江省湖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物理治疗中心,313000
基 金:湖州市科学技术局公益性技术应用研究项目(2018GY37)。
年 份:2021
卷 号:24
期 号:14
起止页码:1800-180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0、CAS、IC、JST、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背景睡眠障碍会对抗抑郁治疗产生负面影响,捏脊法作为中医推拿手法能有效提高睡眠质量,艾司西酞普兰是治疗抑郁症的一线药物,尚未见捏脊法与其联合治疗抑郁症的相关报道。目的探讨艾司西酞普兰联合捏脊法治疗首发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效果,并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20年5月于湖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心身障碍科病房住院的110例首发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5例及观察组55例,对照组给予口服艾司西酞普兰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捏脊法。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治疗8周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估两组患者抑郁状态及睡眠质量,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T淋巴细胞亚群表达水平,记录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干预方法与干预时间对HAMD评分及PSQI评分不存在交互作用(P>0.05),干预方法及干预时间对HAMD评分及PSQI评分主效应均显著(P<0.05)。两组治疗2、4、8周后HAMD评分及PSQ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两组治疗4、8周后HAMD评分及PSQI评分均低于治疗2周后,两组治疗8周后HAMD评分及PSQI评分均低于治疗4周后(P<0.05);治疗2、4、8周后,观察组患者HAMD评分及PS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8周后观察组患者有效率为96.36%,高于对照组的83.64%(P<0.05)。治疗8周后,观察组患者CD8+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CD3+、CD4+水平及CD4+/CD8+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联合捏脊法可有效改善首发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状及睡眠质量,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T淋巴细胞水平有关。
关 键 词:抑郁症 手法,捏脊 艾司西酞普兰 睡眠障碍 T淋巴细胞亚群 治疗结果
分 类 号:R749.4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