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基于红外相机技术的小麂(Muntiacus reevesi)活动节律    

Activity Rhythm of Muntiacus reevesi Based on Infrared Camera Technology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杨婵[1,2] 万雅琼[3] 黄小富[1] 袁旭东[4] 周洪艳[4] 方浩存[1] 黎大勇[1,2] 李佳琦[3]

YANG Chan;WAN Yaqiong;HUANG Xiaofu;YUAN Xudong;ZHOU Hongyan;FANG Haocun;LI Dayong;LI Jiaqi(Key Laboratory of Southwest Wildlife Resources Conservation(Ministry of Education),China West Normal University,Nanchong Sichuan 637009,China;Institute of Rare Animals and Plants,China West Normal University,Nanchong Sichuan 637009,China;Nanjing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Ministry of Ecology and Environment,Nanjing Jiangsu 210042,China;Chongqing Jinfoshan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Administration,Nanchuan Chongqing 408400,China)

机构地区:[1]西华师范大学西南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四川南充637009 [2]西华师范大学珍稀动植物研究所,四川南充637009 [3]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42 [4]重庆金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重庆南川408400

出  处:《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基  金:生态环境部生物多样性保护专项(2110404);西华师范大学英才科研基金(17YC333)。

年  份:2021

卷  号:39

期  号:1

起止页码:65-70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20、CAB、CAS、IC、PROQUEST、RCCSE、WOS、ZGKJHX、ZMATH、核心刊

摘  要:2016年12月至2018年10月,在重庆金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其周边共布设了60台红外相机,为了分析小麂的活动节律及影响其行为活动的相关因素,将红外相机拍摄到的小麂照片进行处理和分析。分析结果显示:1)小麂的日活动节律存在显著差异(T=12.754,df=23,P<0.01),活动峰值出现在早上6:00—7:00和傍晚19:00—20:00,表现为明显的晨昏性活动为主的动物;2)小麂的月活动节律也存在显著差异(T=6.95,df=11,P<0.01),4月、7月小麂的活动频率达到峰值;3)不同季节间小麂的相对活动强度指数差异显著(F=2.162,df=3,P<0.05),春季、夏季小麂的相对活动强度最盛,而秋季、冬季小麂的相对活动强度显著下降。研究结果表明,小麂的活动节律是一种对多变环境的适应策略。

关 键 词:小麂 金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红外相机 活动节律

分 类 号:Q958.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