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与HIAF装置相关的放射性核束物理研究    

Radioactive ion beam physics related to HIAF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叶沿林[1] 杨晓菲[1] 刘洋[1] 韩家兴[1]

YE YanLin;YANG XiaoFei;LIU Yang;HAN JiaXing(State Key Laboratory of Nuclear Physics and Technology,School of Physics,Peking University,Beijing 100871,China)

机构地区:[1]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核物理与核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1

出  处:《中国科学:物理学、力学、天文学》

基  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编号:2018YFA04044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11535004,11875074,11875073)资助项目。

年  份:2020

卷  号:50

期  号:11

起止页码:21-30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SCD、CSCD2019_2020、IC、JST、RCCSE、SCOPUS、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本文详述了放射性核束(Radioactive Ion Beam, RIB)物理所针对的科学问题、历史发展和未来机遇.自然界存在的稳定核素只有大约300个,在实验室或天体极高温环境中产生的不稳定核素可以达到上万个.这些放射性核素的产生和研究是对广阔未知核素版图的开拓,需要逐步发展新的装置手段和理论模型. RIB物理发展初期,已经获得一系列对原子核新的认知,如晕和集团等奇特结构、新幻数和壳演化、软巨共振等新的集体运动模式等.不稳定核的研究又与核天体过程以及攀登"超重元素稳定岛"密切相关,涉及当今国际聚焦的重大前沿交叉科学问题.不稳定核区的测量,也能够提供核燃料和核废料生成及演变中大量的核数据,具有重要的应用和战略价值.强流重离子加速器装置(High Intensity heavy-ion Accelerator Facility,HIAF)具有强流的优势,结合产生放射性束的先进技术与高水平的物理实验探测设备,有可能在一些重要的方面走到国际引领位置,同时显著提升我国核物理研究的整体水平.

关 键 词:放射性核束物理  核素版图  强流重离子加速器装置  

分 类 号:O57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