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地塞米松联合经皮穴位电刺激或托烷司琼预防剖宫产产妇围术期恶心呕吐的临床观察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Dexamethasone Combined with 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Stimulation of Acupoints or Tropisetron in Preventing Peri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 in Women with Cesarean Sectio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于淼[1] 赵宪华[2] 魏宝霞[2] 刘再英[3]

Yu Miao;Zhao Xianhua;Wei Baoxia;Liu Zaiying(The First Clinical Medical College of Mudanjiang Medical College,Heilongjiang Mudanjiang 157011,China;Mudanjiang City Women and Childrenzs Hospital;Department of Anesthesiology,Hongqi Hospital,Mudanjiang Medical College)

机构地区:[1]牡丹江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黑龙江牡丹江157011 [2]牡丹江市妇女儿童医院 [3]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麻醉科

出  处:《中国药师》

年  份:2021

卷  号:24

期  号:1

起止页码:91-93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CAS、JST、WOS、ZGKJHX、普通刊

摘  要:目的:比较剖宫产围术期单独应用地塞米松、地塞米松联合经皮穴位电刺激、地塞米松联合托烷司琼预防恶心呕吐的效果。方法:120例择期行剖宫产的产妇随机分为3组,每组40例,地塞米松组(D组)静注地塞米松8 mg,地塞米松联合托烷司琼组(DT组)静注地塞米松8 mg+托烷司琼5 mg,地塞米松联合经皮穴位电刺激组(DA组)静注地塞米松8 mg,并于麻醉前30 min给予经皮穴位电刺激产妇双侧内关穴及合谷穴,持续至产妇离开恢复室。记录各组术中及术后24 h内恶心呕吐的发生率、追加使用止吐药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于穴位刺激干预前、干预30 min后测定产妇血浆5-羟色胺(5-HT)浓度变化。结果:3组产妇术中或术后24 h内恶心呕吐发生率有显著差异(P<0.05),D组术中或术后24 h内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高于DT组和DA组,DA组术中低血压的发生率显著低于D组及DT组(P<0.05)。3组术中或术后使用甲氧氯普胺比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A组穴位刺激干预30 min后血浆5-HT浓度低于DT组及D组(P<0.01)。结论:地塞米松联合经皮穴位电刺激用于择期剖宫产患者具有预防恶心呕吐的作用,效果优于地塞米松单独应用,与地塞米松联合托烷司琼疗效相似,其机制可能与减少5-HT血浆浓度有关。

关 键 词:经皮穴位电刺激 地塞米松 托烷司琼 恶心呕吐 剖宫产

分 类 号:R977.1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